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上海已承諾為短期訪問的外籍人士提供更便捷的移動支付服務,這是該市提高對外國企業吸引力、安撫投資者的努力的一部分。
官方媒體《澎湃新聞》稱,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提出了解決方案,以幫助外國人使用信用卡購物,並允許他們從全市的自動取款機上提取人民幣。
在9月15日與德勤和匯豐等頂級跨國公司高管的談話中,上海市場管理局官員和中國人民銀行駐上海代表聽取了投訴並討論了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其中一項建議是恢複主要零售商的銷售點終端交易,使外國信用卡更易於使用。
(截圖自南華早報)
上海與外資企業的討論以及其中的承諾,標誌着一個依賴外資的地方急於安撫其居民的又一個例子。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1月到7月期間,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9.8%,至1118億美元。
對跨境數據流動的限制、新的反間諜法以及警方對美國咨詢公司的一系列突襲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中國歐盟商會6月份的一份報告發現,在過去五年中,十分之一的歐盟公司已經或計劃將其亞洲總部或其他辦事處遷出中國大陸。
上海美國商會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企業對中國未來五年前景的信心處於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對於上海來說,由於去年3月至6月的封鎖後揮之不去的不安,重建信心的必要性迫在眉睫。上海市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海7萬多家外資企業貢獻了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一半的工業產出和4.46萬億元(6200億美元)GDP的四分之一。
“上海已經確定了195項改善企業環境的任務,其中51項將在10月份完成,”上海市發展改革營商環境建設處處長盧愛國說。
這個金融之都還承諾,將使執法安排更加寬松,如果外國公司的違法行為較輕,將免除它們的罰款或其他處罰。
當地媒體援引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話說,已經有31份名單,涵蓋26個行業,自2019年以來,在適用的情況下,公司可以免於處罰。
上海臨港自貿區負責人也在9月的會議上透露,將實施“五種方案”,逐步監管中低風險的跨境數據傳輸。
上個月,中國網絡空間監管機構發布了一份跨境數據傳輸指南草案,征求公眾意見。自貿區將被賦予自主制定“負面清單”的權利,清單中未包含信息的數據將被允許不受限制地流向海外。
《澎湃新聞》稱,外國公司提出的其他擔憂和希望還包括,對金融和制藥公司更公平的市場準入,靈活實施金融市場監管,如高管收入上限,以及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量身定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