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路透社報道稱,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最新一輪出口限制是雙管齊下戰略的一部分,旨在阻止中國的技術進步,因為擔心中國可能利用這些創新來增強軍事實力,同時通過資金吸引更多芯片制造商回到美國。
周二(10月16日),美國宣布了新措施,旨在加強限制並彌補去年10月宣布的一系列新規則中的漏洞。這些規則旨在阻止美國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流入中國。
在美國削減流入中國的頂尖技術數量的同時,它還一直利用數十億美元資金的承諾來吸引非中國芯片制造商在美國開設工廠或擴大業務。
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美國貿易代表前副助理艾米麗·基爾克里斯表示:“在管理與中國的競爭時,芯片是政府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議程的核心。”
但她警告說,美國政府的目的並不是通過撥款資助美國新芯片生產來完全補償美國公司因新法規而造成的業務損失。
她說:“我們不應指望中國市場方面會補償失去獲得芯片的機會。”
自2019年前總統特朗普將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列入黑名單以來,美國一直陷入與中國的技術戰。此舉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並迫使美國供應商在向該公司出售產品之前必須獲得特殊許可。
盡管自2021年上任以來,拜登總統針對的中國知名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他的政府已加大力度阻止中國在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三個關鍵領域取得進步。
這些努力的最好例子是去年10月公布的出口管制,以及8月發布的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迫使投資者將這些行業的大部分交易通知政府。
拜登政府前官員彼得·哈勒爾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從之前的‘美國應該在芯片設計和制造方面領先中國幾代人’的戰略轉向‘我們應該在芯片設計和制造方面盡可能保持領先’。”這一變化是由於認識到半導體芯片的廣泛應用對國家安全有影響。
中國對這些措施作出反應,指責美國利用國家安全為對其企業進行經濟欺淩辯護。還對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進行突擊搜查,並禁止中國公司與美國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合作。
美國提供資金援助
與此同時,美國一直在幫助非中國芯片制造商與亞利桑那州、德克薩斯州和紐約州等州進行談判,以開設工廠或擴大現有業務。
據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美國占全球半導體產能的份額已從1990年的37%下降到2022年的12%。
在白宮的大力支持下,國會於2022年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芯片與科學”法,為美國半導體生產、研究和勞動力發展提供527億美元。
從台灣的台積電到韓國的三星,再到美國的英特爾,國內外的芯片制造商紛紛排隊,要求從專門用於半導體生產的390億美元中分得一杯羹。各家公司已經宣布了建設或擴建美國芯片廠的計劃,預計補貼將在短期內公布。
例如,英特爾今年1月份宣布投資2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新建一座大型芯片工廠,並希望使用部分《芯片與科學法案》資金來支付建設費用。
除了科技領域之外,美國和中國在台灣、南海緊張局勢、貿易、芬太尼和人權等問題上仍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