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前銀行家兼專欄作家Satyajit Das日前在Market Watch上發文稱,認為過去半個世紀中最大的信貸泡沫可以無限期地持續下去或者無痛縮減是天真的。
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是世界上兩個最嚴重的地緣政治衝突,且其軌跡不可預測。在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中,嚴重升級的可能性並不小。這些和其他不確定性因素正在加劇全球金融體系上已知的壓力。
首先,是通貨膨脹方面,物價上漲速度放緩是由需求的減少驅動的,隨着消費者在大流行期間積攢的儲蓄減少,能源和食品價格下降。盡管有幾個因素表明通貨膨脹可能會在當前水平左右穩定下來,但它可能因以下幾個原因而上升:
需求方面,強勁的就業將支持消費。政府的赤字目前約為5%,預計將增加,這將增加需求。能源轉型、戰略制造業、半導體和戰時國防開支的補貼將繼續推動支出。
投入成本沒有跡象表明放緩。盡管價格波動較大,但由於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削減生產以維持價格達到滿足其收入目標的水平,能源價格仍面臨上升壓力。對燃料需求旺盛的軍事活動將影響需求。不應低估類似於1974年的石油禁運的威脅。
食品價格受到地緣政治衝突、主要生產國供應減少、極端幹旱和洪水以及出口限制的影響。銅等大宗商品價格將因對過渡關鍵礦物和軍備的需求而受到支撐。由於投資不足,供應存在着迫在眉睫的短缺風險。
由於中國產能過剩,制成品價格可能會下跌,但在發達經濟體中占很大比例的服務業將反映出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此外,人口老齡化和技能短缺將推動名義(而非實際)工資上漲,從而形成工資-價格反饋循環。
住房也受到影響。由於可負擔性創下曆史新低,強勁的住房市場將通過實際或假定租金推高通貨膨脹率。由於極端天氣風險增加,保險費用上升將轉化為價格上漲。
通貨膨脹還體現在中美之間的技術和稀土互惠貿易限制,這影響了供應鏈。為了加強美國主權而重新安置生產設施,由於運營規模低效和庫存增加,這一舉措將導致成本上升。
其次,是公共財政。受戰爭的影響,政府的支出將增加,這將導致更大的赤字和借款增加。例如,到2029年,美國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預計將從目前的97%升至107%,超過1946年二戰後106%的曆史峰值。
地緣政治衝突將分裂世界,推動人們遠離美元。
第三,是去美元化。地緣政治衝突將分裂世界,推動人們遠離美元,以減少對美國制裁和資產沒收的風險。雖然美元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被取代,但非美元貨幣的增加使用將分裂全球資本流動。美國將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難以從持有三分之一美國政府債務的外國投資者那里為其預算和貿易赤字融資。目前美國的貿易赤字合計占GDP的8%,這將增加借貸成本。
Das表示,人們低估了高利率對金融穩定和資產價格的影響。
目前的利率反映了姍姍來遲的正常化。央行還需要在緊急情況下降息的空間。除非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否則利率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在當前水平。
高利率對金融穩定和資產價格的影響被低估了。2023年3月和4月披露的銀行業問題並未消失。目前的長期利率高於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倒閉時的水平。債券持有的賬面損失現在約為9萬億美元。存款外流仍在繼續。由於企業被迫以更高的借貸成本進行再融資,違約造成的貸款損失擺在眼前。如果經濟放緩,壞賬會更加嚴重。
以基本面指標衡量,股市和住宅地產的反彈(盡管幅度不大)提高了估值過高的程度。現金流低或沒有現金流、依賴持續資本注入的企業尤其脆弱。其他脆弱領域依然存在,尤其是風險資本和早期資本、私人市場、杠杆融資、影子銀行和結構性產品。
此外,商業地產問題和無法駕馭動蕩交易環境的基金可能預示着未來的麻煩。
“壞消息就是好消息”的經驗教訓,帶來了降低利率和額外流動性的承諾,忽視了這種改變的環境。現實情況是,政府的債務不可持續,央行必須應對龐大的資產負債表和現有量化寬松債券購買帶來的巨大損失。決策者正在權衡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問題和遏制通貨膨脹的需要。
認為過去半個世紀中最大的信貸泡沫可以無限期地持續下去或者無痛縮減是天真的。如果高利率持續足夠長時間,將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迫使人們對根據低得可笑的資本成本進行的投資做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