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中國最高領導層的評估表明金融形勢嚴峻!《南華早報》:與以往強調創新相比,現在更加注重監管和風險

文 / Dana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表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必須成為政府的“永恒主題”,並承諾加強各方面監管。

周二(10月31日),為期兩天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結束時傳達的信息,凸顯了北京方面對其金融體系脆弱性的擔憂,特別是在中國面臨日益動蕩的地緣政治環境並應對房地產和地方債務危機之際。

還將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列為政策目標,這一目標在2012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曾提及,但在2017年上一次金融會議上卻被省略。

官方聲明稱,管控金融風險對中國下一階段發展至關重要,並承認中國仍然面臨“金融經濟風險突出,金融領域混亂腐敗現象普遍存在,金融服務質量差等問題”。

中國最高領導人表示,中國必須“全面加強金融監管,依法監管一切金融活動”。

與此同時,中國還需要提高金融服務質量,支持科技、先進制造、綠色經濟和中小企業等對創造就業至關重要的關鍵領域。

這一消息發布之際,中國正在努力應對多重金融挑戰,外國投資者在股價暴跌的情況下從中國境內證券交易所撤資,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跌至16年來的低點。

高盛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使用其自己的跨境貨幣流動衡量標準表示,9月份約有750億美元的資本流出該國,這是自2016年以來最大的淨流出。此前,由於資本和經常賬戶出現赤字,8月份出現了420億美元的外逃。

在香港,恒生指數已從2021年的31,183點跌至17,112點,而追蹤上海和深圳最大上市公司的基準滬深300指數今年迄今已下跌7.7%。

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匯率從年初的6.9050跌至周二的7.3176,貶值約6%。

(圖源:南華早報)

中國最高領導人在工作會議上向高級官員表示,政府要着力排查和化解金融風險隱患。

據中央電視台報道,會議強調:“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有的還十分突出。”“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金融體系必須切實提高政治地位……並決心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聲明稱,北京將集中精力全面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堅決守住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會議還提出,建立防範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體系。

同時,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滿足民營和國有開發商合理融資需求。

會議指出:“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剛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構建房地產開發新模式。”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今年尚未實現疫情後的穩健複蘇,房地產市場的長期低迷引發了人們對地方政府財政狀況、整體金融穩定性和未來增長動力的日益擔憂。

盡管出台了多輪政策刺激,但今年中國的房地產危機繼續惡化,以恒大集團倒閉和碧桂園債務危機為標誌。

地方政府債務已達38萬億元人民幣(5.2 萬億美元),但隱性債務 — — 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LGFV) 借入以規避政府借貸限制 — — 的規模據信更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今年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總額已增至創紀錄的66萬億元人民幣,是2017年30.7萬億元人民幣的兩倍多。

上海民間智庫中國金融改革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勝軍表示:“最高領導層的評估表明金融形勢嚴峻,與以往強調創新相比,現在更加注重金融監管和風險。”

劉估計,反腐敗仍將是北京用來幫助解決金融領域問題的工具。

他還期待有關地方債務管理長效機制的更多細節。

“他們似乎想做出一些制度上的改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補充道。

從9月下旬開始,各省級政府獲準發行再融資票據來應對到期債務,規模已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1370億美元)。

上周,北京還批準 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主權債券,資金將轉移至地方政府,用於支持災後重建和提高防災救災能力。

新版本將把預算赤字率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8%左右——遠高於3月份設定的3%的目標。

不過,劉也警告說,加強控制可能會降低國有金融機構的效率和活力,並導致不良貸款增加,因為它們可能會被責令幫助解決金融問題。

北京智庫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創始人王輝耀表示,解決地方債務問題的機制非常及時,反映了北京應對重大挑戰的效率。

“該機制可以綜合協調和配置資源,應對個別地方的經濟困難和挑戰,”他說。“全國上下可以共同努力,增強信任,防範傳染風險。這也是中國政府工具箱中的政策之一。”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