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超級周”結束,美英央行都宣布維持利率不變,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低於預期。展望下周,澳洲聯儲可能會加息,中國的貿易和通脹數據也備受關注,英國經濟可能在第三季度收縮,英鎊能堅持住嗎?
美聯儲加息大門仍敞開着
本周美國經濟日曆上有許多重要數據、央行會議,甚至是國債標售公告。首先,美國財政部宣布了下一季度的融資需求。在公告中,發行的主要是期限較短的證券(2-7年期),計劃發行的10- 30年期證券比大多數人預期的要少。此外,財政部預計此舉將減緩近期大量新發行長期債券的速度,這推動了債券市場的反彈和長期債券收益率的回落。
下一個焦點是勞動力市場,不同的報告對這一重要部門的狀況給出了簡要的描述。10月份非農就業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中的招聘活動已經放緩。此外,工資增長速度已經放緩。失業率也略有上升,與預期的持穩相反。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略滯後,涵蓋9月份,顯示職位空缺增加,但失業人數增加抵消了這一增長,使兩者的比率基本保持在1.5不變。招聘速度也有所放緩,辭職率穩定在疫情前的水平。另一方面,就業成本指數顯示,第三季工資漲幅有所上升,但薪酬同比增幅仍從4.5%放緩至4.3%。總體而言,勞動力市場指標與美聯儲希望看到的一致——市場正在緩慢降溫,未來工資壓力可能進一步放緩。
(圖源:美國勞工統計局、TD Economics)
正如市場普遍預期的那樣,美聯儲周三將利率維持在5.25%-5.50%不變。在當前的緊縮周期中,這是美聯儲首次連續兩次暫停會議。然而,如果有必要,央行仍有可能在未來提高利率,以保持反通脹勢頭。10月份勞動力市場的降溫,加上對經濟活動將在第四季回落的預期,表明他們可能不需要在今年年底前走過這段路,但只有時間和數據才能證明這一點。
經濟中表現不佳的一個部門是制造業。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信心調查顯示,10月份制造業活動繼續收縮,跌至7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原因是制造業普遍疲軟。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原材料價格回落正在緩解成本壓力,這應該有助於緩解消費品的價格壓力。經濟的服務業表現稍好一些,ISM服務業指數在10月份再次擴張,但速度有所放緩。18個行業中有12個報告增長;然而,低於預期的數據表明,美聯儲的加息行動也在影響服務業。
(圖源:ISM、TD Economics)
本周的結論是,如果去通脹趨勢保持不變,美聯儲12月的決定將更加艱難。未來六周將有幾項經濟數據發布,這些數據將影響美聯儲的決定。但到目前為止,消費者支出勢頭仍強於預期,這可能導致通脹上升。這仍然表明美聯儲的工作可能還沒有完成。
衰退重回視野 加拿大謹慎行事
“R”這個詞(這里指的是衰退)本周又悄悄回到了討論中。加拿大經濟是否已經陷入衰退?從技術上講,也許是這樣,但我們要等到月底公布的官方第三季GDP數據才會知道。本周更新的8月份GDP數據(沒有增長),加上9月份持平的增長指引,表明第三季GDP年化收縮幅度可能很小,只有0.1%。如果是這樣,考慮到上一季度經濟活動的小幅下滑,這將標誌着技術性衰退。
細節仍然很重要,但過去兩個季度的經濟活動不如說是持平。一方面,這令人印象深刻,因為經濟正在與大規模野火、大規模罷工和其他特殊衝擊作鬥爭,同時還有數十年的高利率。另一方面,這是經濟正在降溫的明顯證據。從這里開始,我們預計在明年下半年經濟活動回升之前,將有一段較長時間的低於趨勢的增長,同時在明年年中左右開始降息。
(圖源:加拿大統計局、加拿大央行、TD Economics)
加拿大勞動力市場也在放緩,但還沒有完全喪失其強勁勢頭。加拿大經濟在10月份又增加了1.8萬個就業崗位,使三個月就業增長趨勢略有上升。然而,由於勞動力增長速度超過了就業速度,失業率自4月份以來上升了70%。在這個周期的這個階段,勞動力市場表現相對良好,但加拿大央行可能希望看到市場進一步走向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工資增長仍然強勁,這可能會加劇未來的通脹擔憂,而職位空缺雖然在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
去年強勁的勞動力和就業增長是全國人口快速增長的結果。在過去的12個月里,加拿大增加了100多萬人口,這推動了招聘和支出。加拿大政府本周更新了其移民計劃,目標是在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分別增加48.5萬、50萬和50萬新永久居民。這些目標表明,在就業繼續放緩之際,人口將保持增長勢頭,給勞動力市場帶來壓力。
(圖源:IRCC、加拿大政府、TD Economics)
加拿大央行的使命是讓通脹回到2%的目標。本周,加拿大央行行長麥克勒姆和副行長羅傑斯分別在兩次證詞中重申了央行的政策立場,明確了幾個關鍵點。首先,進一步緩解通脹需要一段時間,但如果通脹壓力存在,他們“準備進一步提高政策利率,以恢複價格穩定”。其次,正如我們上面強調的那樣,加拿大央行已經承認,加拿大經濟正在顯示出明顯的放緩跡象,並將繼續這樣做,因為更高的利率抑制了消費者支出,並重新平衡了供需。總的來說,本周的事態發展應該會給加拿大央行維持5.00%政策利率不變的決定增添一層安慰。
澳洲聯儲將做出艱難的利率決定
隨着大多數主要央行的決策都已進入後視鏡中,債券市場的波動性也在下降,外匯交易員將迎來一個平靜的一周。市場的大部分焦點將落在澳洲聯儲下周二的利率決定上,市場認為該央行加息的可能性為60%。
澳大利亞最近的事態發展肯定有利於再次加息。上周,澳洲聯儲主席布洛克強調,“如果通脹前景出現實質性上調”,她的央行將毫不猶豫地進一步加息。在這些言論之後,第三季度的通脹數據出人意料地上升。
(圖源:LSEG Datastream)
同樣,根據CoreLogic的數據,房價繼續上漲,10月份幾乎觸及曆史新高。這也可能通過提高租金價格和財富效應來推高通脹,因為房價上漲通常會轉化為更強勁的家庭支出。
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也警告稱,澳洲聯儲需要進一步加息,以給已經超出滿負荷運轉的經濟降溫。勞動力市場的曆史狀況和人口的快速增長,加大了通脹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企的風險。
當然,並非一切都是美好的。例如,最新一輪商業調查顯示,隨着新訂單的減少,經濟增長可能會在年底前放緩。同樣,中東的衝突也增加了不確定性。
最重要的是,全球債券收益率上升的浪潮已經蔓延到澳大利亞。隨着澳大利亞國債收益率接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債券市場基本上為澳洲聯儲提供了大量緊縮措施,降低了進一步加息的必要性。
(圖源:LSEG Datastream)
因此,無論是加息還是維持利率不變,都有充分的理由。也就是說,從數據脈動和澳洲聯儲的評論來看,加息的理由似乎更強。考慮到市場定價暗示加息的可能性只有60%,加息的決定可能有助於提振澳元。
除了澳洲聯儲的利率決定,澳元的長期走勢也將由全球風險情緒和中國的形勢發展決定。
中國正在等待貿易和通脹數據
最近的中國第三季GDP數據顯示經濟活動有所回升,但國內需求仍表現低迷。這種疲軟反映在價格壓力上,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都顯示出通縮跡象。9月份出口下降6.2%,較-8.8%略有改善,但仍是連續第五個月出現負增長。進口也是類似的情況,下降6.3%,雖然與8月份的-7.3%相比略有改善,但仍然是連續第10個月下降。
由於兩國之間密切的貿易關系,澳大利亞貨幣對中國的消息很敏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依賴中國需求來吸收其大宗商品出口,因此中國的前景直接影響到這些經濟體的增長前景。
這種相關性有助於解釋,在房地產危機不斷加劇和中國制造業嚴重放緩的背景下,澳元和紐元這兩種貨幣今年為何遭受重創。投資者一直在痛苦地等待中國政府出台更大規模的刺激措施,但迄今為止,中國政府的政策反應並不令人印象深刻。
(圖源:LSEG Datastream)
中國中央政府上周宣布將增加預算赤字,批準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1370億美元)的債券。這是財政支出即將到來的信號。然而,這一支持方案僅相當於GDP的0.8%,因此可能缺乏真正啟動停滯不前的經濟的“火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即將公布的數據將受到投資者的密切關注。10月份的貿易數據將於下周二發布,10月份的通脹數據將於下周四發布。所有這些數據都很重要,但市場往往關注的是出口和生產者價格,它們被視為全球工廠需求的代表。
除了與大宗商品相關的貨幣外,這些數據還可能影響全球風險情緒,從而相應地推動亞洲和其他地區的股市。
英國的GDP可能會很難看
至於英國,下周五將公布的季度GDP數據將是亮點。英國經濟最有可能在第三季陷入收縮,這在已經公布的月度GDP數據和黯淡的商業調查中有所反映。
更令人擔憂的是,英國經濟正在遭受失業之苦。失業率從6月份開始回升,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9月份。面對需求疲軟和利潤縮水,英國企業正爭相削減成本。一個選擇是解雇員工。
(圖源:LSEG Datastream)
失業是每一次經濟衰退的開始,所以這是一個巨大的危險信號。反過來,英鎊的前景也顯得黯淡。經濟增長正在放緩,而通脹仍在持續升溫,英國經濟呈現出一幅滯脹的景象。
最重要的是,英鎊繼續與股市表現出很強的相關性,這使得它在全球經濟失去動力的情況下,如果股市再次走低,它就會很脆弱。
最後來看歐元區,最新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數據將於下周二公布,零售銷售數據將於下周三公布。
來自歐洲、英國和美國的最新PMI初值顯示,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存在分歧,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份經濟活動有所回升。英國服務業的表現略好於歐洲同行,保持在略高於49的水平。在法國和德國,服務業活動穩定處於收縮區間,分別為46.4和48,西班牙和意大利預計也將保持低迷。9月份服務業活動指數分別為50.5和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