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見過那麼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華爾街大銀行、跨國IT公司爭相駐紮這一亞洲巨象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從未見過那麼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華爾街大銀行、跨國IT公司爭相駐紮這一亞洲巨象

文 / IreneLim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英國《金融時報》最新撰文稱,行業專家表示,為了尋求內部技術開發,國際公司紛紛在印度設立後台辦公室,引發了與 Infosys 和 TCS 等傳統 IT 服務提供商的“大規模人才爭奪戰”。

迄今為止,提供數據、雲計算和分析支持的公司使得印度成為軟件服務出口大國。

跨國公司在當地開設越來越多後台辦公室,並稱為全球能力中心,以開發內部技術,包括網絡安全系統和人工智能(AI)。

這些中心還可以處理會計和人力資源工作,由於印度勞動力成本低的緣故,企業可以享有較低的運營成本。

印度 IT 行業貿易機構 Nasscom 負責行業計劃的副總裁維斯瓦納坦(K S Viswanathan)表示,“以前從未外包過的核心工作現在正在外包給印度的海灣合作委員會”。

維斯瓦納坦指出,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崛起引發了一場“巨大的人才爭奪戰”。

據 Nasscom 稱,自 2015 年以來,全球能力中心以每年 11% 的速度激增和擴張,已成為印度一個價值 460 億美元、雇用 170 萬人的產業。

房地產集團高力估計,到 2026 年,印度海灣合作委員會的數量將從 2015 年的 1,026 個增加一倍,達到 2,000 個。

全球銀行正在迅速擴大其印度辦事處,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後台辦公室位於南部科技中心班加羅爾。

摩根大通於 2002 年在印度開設了第一家全球能力中心,擁有 75 名員工。目前,該公司在五個城市的工廠擁有超過 50,000 名員工。

高盛和富國銀行也一直在擴大業務。

印度專業人力資源公司 Xpheno 今年對 80 個全球能力中心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員工是從 IT 服務提供商雇傭的。

Xpheno 聯合創始人 Kamal Karanth 表示,GCC 一直在利用“更高的薪酬方案從 IT 服務群體中吸引人才”。

法國巴黎銀行技術分析師庫馬爾·拉凱什(Kumar Rakesh)表示,技術創新和經濟壓力正在創造對全球能力中心的需求。

他說:“這一趨勢的驅動因素之一是任何重大的技術堆棧升級,例如向雲計算的過渡,以及希望將一些核心工作保留在內部的公司。” 該核心工作包括與知識產權和客戶數據相關的敏感項目。

拉凱什表示,另一個需求來源是“無法外包的項目的成本削減壓力,例如核心產品工程”,並補充說“這兩個驅動因素目前似乎都在發揮作用”。

拉凱什表示,他並不認為全球能力中心的增長對外包商構成“結構性風險”。

“海灣合作委員會和外包公司的附加值有很大不同,過去二十年來它們一直共存。”

ANSR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拉利特·阿胡賈(Lalit Ahuja)表示,企業“無法在自己的國家雇用合適的人才,因此印度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