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的供暖供應正面臨今冬以來最大的考驗,北方地區降雪和冷空氣降臨,給電網帶來巨大壓力。
受暴雪影響,北京周三(12月13日)取消航班,學校停課,預計未來幾天將影響11個省市。首都的暴雪預警將持續到周五,隨後氣溫將急劇下降。
北京市氣象台於12日夜間將暴雪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等級,中小學、幼兒園居家學習等七條響應措施發布。目前,北京已啟動暴雪、寒潮、道路結冰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13日早晨至15日上午,北京市將會出現大雪到暴雪,其中13日10時至20時為此次降雪過程的最強時段。
根據AccuWeather的數據,周六的最低氣溫預計將達到零下15攝氏度(5華氏度),低於季節平均水平。
周二,應急管理部在微信上表示,冬季暴雪“將給道路維護、電力供應和人民生活帶來巨大壓力”。它要求公用事業公司儲備煤炭,以確保發電廠在關鍵時期不會耗盡燃料,此外還要求電網工作人員確保冰和風不會破壞輸電線。
今年冬季的首個重大冷鋒將讓人們大致了解中國電網的準備情況。在經曆了2020年至2022年的一系列嚴重電力中斷後,中國電網已維持一年多沒有出現大範圍停電。中國政府已將煤炭產量和進口量提高至創紀錄水平,以確保其主要燃料的庫存充足。
對中國冬季氣溫將較近年來溫和的預期,幫助煤炭價格在秋季得到了控制,盡管最近幾天煤炭價格已開始攀升。據行業刊物Thermal Coal Today報道,周三,北方港口的煤炭價格約為每噸人民幣951元(合133美元),過去一周上漲約人民幣25元,原因是煤炭消費量上升以及天氣影響了航運業務。
北京也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城市。與煤炭一樣,近幾個月來,中國政府也在努力囤積足夠的取暖燃料。但有關部門將密切關注北方公用事業公司如何應對需求激增。去年冬天,一些地區負擔不起額外的供應,迫使居民一次幾個小時都沒有暖氣。
農業活動也受到威脅。農場的棚子和溫室經常在大雪的重壓下倒塌,這可能會凍結里面的牲畜和蔬菜。冰凍的環境也阻礙了食物的運輸。低溫可能會損害北方的小麥作物,盡管積雪可以通過提高土壤的水分水平而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