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世界“脫節”!大盤繼續反攻 外資為何遲遲不買賬?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中國與世界“脫節”!大盤繼續反攻 外資為何遲遲不買賬?

文 / IreneLim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彭博社》最新撰文稱,在美國科技股狂熱的推動下,全球股市正逼近曆史新高,使得避險資產失寵。然而,中國資產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走勢卻呈反向。

(來源:彭博社)

今年中國的動蕩引發了股市崩盤,結構性金融產品崩潰,引發公眾不滿。直至周三(2月7日),中國更換證券監管機構的負責人,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可能預示着中國將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來支撐股市。

隨着連續三年下跌後,拋售潮的延續,即使是包括高盛集團在內的一度堅定的中國多頭也被迫重新思考自己的觀點。

如果外資不重返市場,將促使中國當局推動市場複蘇的使命變得更艱難。

盈透證券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表示:“中國似乎與世界其他地區脫節。”

(來源:彭博社)

出現巨大分歧之際,由於、通貨緊縮壓力以及國家對私營部門的全面控制,內地股市自2021年高峰以來已損失4.8萬億美元,並導致一月份內地股市的資金流出創下了六個月的紀錄。

低迷以及與滾雪球衍生品和追加保證金通知相關的技術觸發因素加劇了拋售壓力。

本周滬深300指數反彈超過5%,但全年仍下跌2%。盡管北京試圖通過賣空限制和國家基金幹預來拯救市場,但事實上這可能不足以扭轉普遍的悲觀情緒。

相形之下,對美國經濟軟着陸的信心推動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新高。而在其他地區,全球人工智能(AI)的繁榮支撐了台灣等依賴技術的市場;印度,因其龐大的消費者基礎而被視為中國的替代品,正在向前發展。

北京為在包括科技在內的關鍵行業實現自給自足所做的努力,使其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與世界其他地區脫節。

美國推出了一系列制裁措施,旨在遏制其亞洲競爭對手的技術實力,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舉也使一些中國企業能夠發展自己的優勢。

隨着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促使各國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增速放緩。2023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下降了20%,20年來首次低於墨西哥,突顯了全球貿易格局的轉變。

F.L.Putnam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市場策略師兼投資組合經理Ellen Hazen表示,中國“正在努力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並阻止許多行業的外國投資,以對抗西方的影響”。

“目前,由於人口問題、債務問題、房地產問題,以及少數股東真正擁有的資產缺乏明確性,我們認為它的價格還不夠便宜,不足以證明美元客戶的立場是合理的。”

總而言之,根據MSCI指數,中國股市與全球股市之間的月度聯動已接近曆史低點。

早在2015年8月,中國人民幣貶值就在全球市場引發了連鎖反應,令股市和大宗商品承壓,同時提振債券。全球股票價值在兩周內蒸發了超過 5 萬億美元。

(來源:彭博社)

Causeway Capital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Arjun Jayaraman表示:“市場基本上表明或承認,中國面臨的一些問題本質上更為特殊。”

“我們確實發現中國在各種指標上都非常便宜,但你必須有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才能購買中國。”

所有這些都回到了一個問題:北京方面支撐股市的努力是否能讓它們趕上全球股市的升勢。

正如Jason Hsu所指出的那樣,這種下跌是由情緒驅動的,這種情緒“可能會瞬間改變”。

然而,股市持續反彈之餘,仍需要投資者改變對中國投資環境不利的看法。

花旗集團1月份的一項研究顯示,一些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總共管理着約 18.6 萬億美元的資產),已將其定位轉向“完全中性”,贏回資金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Vantage Point 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Nick Ferres表示,通過所謂的國家隊進行的直接市場幹預最終可能不足以支撐市場。他說:“國家隊的所有支持措施、禁止賣空和更換證券監管機構領導層都沒有解決債務和增長的關鍵基本問題。”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