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的消費者價格自八月以來首次上漲,打破了使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潛力面臨壓力的連續收縮。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六(3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7%,較2009年1月份以來最大跌幅有所回升。這一漲幅高於彭博社調查中分析師預期的0.3%增幅。
生產者價格(PPI)下降2.7%,延續2016年以來最長的連續下跌趨勢。
中國一直在極力刺激物價增長,因為消費者和投資者在退縮。價格反彈雖然對擔心通貨緊縮趨勢的中國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來說是個好消息,而這一反彈得到了春節假期暫時提振需求的幫助。
中國國家統計局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節日期間的旅遊熱潮推動了居民消費價格的上漲。
此外,董莉娟指出,PPI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假期期間工業活動放緩。
該數據發布之前,該國領導層在周二年度議會會議開始時概述了額外的經濟支持措施。
北京表示,今年的目標是刺激經濟增長5%左右;目標通脹率為3%。與去年類似,但這次的目標更加雄心勃勃。
除其他刺激措施外,當局還制定了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80億美元)超長期特別主權債券的詳細計劃,並動用去年底以來未動用的額外資金。
經濟學家質疑政府刺激需求的能力。仍然是一個弱點,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將資金投入儲蓄而不是支出。
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努力遏制物價增長不同,中國在疫情後最初的重新開放後正面臨一段通貨緊縮時期。
風險在於,價格疲軟促使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囤積現金,而企業則控制支出,從而進一步拖累經濟增長。
數據顯示,扣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後,核心消費者價格較上年上漲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