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領導人即將進行高峰會,但立陶宛等多國領導人今年都婉拒出席。觀察家指出,由於過度政治化且缺乏經貿內容,缺席浪潮將打擊中國拉攏東歐的努力,多國最多可能僅指派低階官員出席。
北京推出17+1召開領導人視頻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親自出席,以增強其對波蘭、捷克共和國、匈牙利、塞爾維亞和希臘等國家的影響力,同時也能繞開歐盟展開談判。該峰會的最後一次會議是2019年春季在克羅地亞布羅夫尼克舉行,而原定於2020年春季舉行的峰會被推遲。盡管中國方面表現積極,但東歐各國對參與興趣缺缺。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援引外交圈消息稱,北京在過去幾天中,竭盡全力說服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派遣高級代表參與峰會。但當詢問當地政治部門時,立陶宛和愛沙尼亞都表示,他們的總統和總理都不出席峰會,立陶宛甚至不願意接受中國的邀請。外交圈也透露,羅馬尼亞目前正在考慮是否出席。對中國而言,這些國家猶豫不決的態度將會是種挑戰,但在過去幾個月中,北京許多經貿承諾都使得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失望,許多東歐國家在形式上沒有獲得任何優勢。
中國最初對基礎建設的承諾很大,但最終未能如願以償達成目標。此外,此次峰會也被視為過度政治化,而不是出於經貿內容目的而展開,這促使東歐多國都感到不高興。截至目前,對中國而言聲望很高的17+1中東歐峰會,也僅有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同意出席。
匈牙利與中國關系建立已經有很長時間,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在今年1月批準中國科興疫苗的緊急授權。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歐洲其他地區都尚未批準該藥物。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也正式確認出席,不久之前,波蘭簽署一項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的協議。
中國的17+1合作機制原本在歐洲就飽受爭議,原因是歐盟國家擔心歐洲會被中國分化。歐盟網路媒體Politico Europe指出,剛剛在今年1月上任的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通過發言人表明,他寧可出席歐盟27+1機制,也就是利用歐盟27國的共同政策來應對中國。
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分別和非洲聯盟及歐洲企業通話,李克強呼籲各方應該維持多邊主義,遵循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公平競爭原則,並指出日前完成談判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展現雙方維護國際規則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