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在9月1日中小學開學前,中國教育部8月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秋季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及“雙減”“五項管理”督導有關情況,其中提到多項措施,包括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分班排座、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等。
在此次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指出,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中央“雙減”文件的第一個學期。今天的發布會,就切實做好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落實好“雙減”的有關任務,介紹了8個方面。
第一,總體要求。基把落實中央“雙減”工作部署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聚焦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積極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深、細、嚴、實的作風,下大力氣做強做優校內教育,充分激發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健全學校教育質量服務體系,切實做到教師應教盡教、學生學足學好。
第二,深入組織學習領會“雙減”政策。
各地各校要認真組織廣大教職員工進行專題學習,深入領會中央“雙減”文件精神,特別是對做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有關要求,充分認識“雙減”工作的重大意義,深刻理解學校在“雙減”工作中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準確把握學校在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提高課後服務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切實增強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的使命感、光榮感,激勵廣大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教育教學工作,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教育幸福感、獲得感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三,切實減輕過重作業負擔。
減輕義務教育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是“雙減”的主要任務之一。教育部根據中央部署,已就加強作業管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各地各校務必高度重視,從把握功能、嚴控總量、提高質量、強化管理等方面抓好落實,堅決把過重作業負擔壓減下來。
要強化學校作業管理主體責任,落實校長負責制。教育行政部門對義務教育學校要逐一檢查,重點檢查學校是否制訂了完善的作業管理辦法,是否建立了作業總量調控和質量定期評價制度,是否做到了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是否建立了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幫扶、答疑、指導的制度。
第四,推進課後服務全面覆蓋。
推進課後服務是支撐實現“雙減”工作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彰顯學校辦學特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兩年來,課後服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有效緩解了家長接孩子難的問題,受到群眾普遍歡迎。今年6月,教育部發出進一步做好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暑假期間,據了解,各地對課後服務工作做了精心準備,新學期課後服務工作要實現校校開展全覆蓋、保障時間“5+2”、豐富內容上水平、吸引學生廣參與。這四句話是課後服務工作的重要目標。
學校課後服務要體現辦學特色,充分挖掘教師潛力,既要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答疑輔導、指導完成作業,又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努力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切實增強課後服務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學校要加強對家長和學生的宣傳引導,促進學生更好地自願選擇回歸校園參加課後服務。
要關心愛護教師,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對參加課後服務的教師給予相應的補助。課後服務也可以聘任退休教師、具有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士或誌願者參與,並充分利用好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社會資源。
各地各校要把學生參加課後服務的情況納入義務教育學校質量評價體系。教育部已建立了課後服務直報系統,將定期通報各地工作進展情況。
第五,有效降低學生考試壓力。
貫徹中央“雙減”文件要求,為切實降低學生考試壓力,教育部今天將發出《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提出了準確把握考試功能、大幅壓減考試次數、規範考試命題管理、合理運用考試結果、完善學習過程評價、加強學業質量監測、健全管理監督機制等工作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考試主要發揮診斷學情教情、改進加強教學、評價教學質量等方面的功能,除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外,其他考試不具備甄別遴選選拔的功能。
《通知》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從不同學科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要合理控制考試難度,嚴禁超課標超教學進度命題。要合理運用考試結果,學校期中期末考試實行等級評價。要處理好考試、作業、日常評價、質量監測等方面的關系,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習習慣與學習表現、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各地各校要認真按照這個《通知》的要求,切實規範考試管理工作。
第六,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陣地,學校要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核心任務。教育部門要指導學校健全教學管理規程,科學制定教學計劃,確保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鼓勵支持教師優化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各地各校要認真落實教育部今年3月印發的《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全面落實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指導要點,幼兒園要幫助做好入學準備,小學一年級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積極探索實施入學適應期過渡性的活動課程。
第七,嚴明教育教學工作紀律
落實學校承擔的“雙減”工作任務,必須強化教學管理工作,嚴格落實教育教學工作紀律。新學期,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執行均衡編班的法律規定,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切實做到均衡配置師資。嚴格執行教學計劃,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嚴格執行作業管理規定,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嚴格執行考試管理規定,不得違規組織考試,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布並以適當方式告知家長和學生,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簽”。
各地教育部門要強化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與檢查,並暢通社會反映意見渠道,自覺接受監督;對發現的違規行為要立行立改、堅決予以嚴肅查處。
第八,加強家校溝通與宣傳引導。
各地各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學校開放日和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方式,向廣大家長深入宣傳中央“雙減”政策要求,詳細介紹本地本校貫徹落實的工作方案和具體舉措,密切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主動爭取家長理解、支持學校做好“雙減”有關工作,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協同減負的工作合力。
各地各校要認真總結宣傳“雙減”工作的典型經驗和積極成效,及時開展交流推廣活動,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大力營造良好的“雙減”工作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