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今年中國東北、西北多地氣溫驟降,部分地區較往年提前開始供暖,這進一步加劇了棘手的能源危機。
中國部分地區氣溫驟降,導致冬季供暖季提前開始,這可能會增加電力需求,加劇中國的能源危機。
據中國氣象局稱,近日,中國東部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下降了10多攝氏度(50華氏度),內蒙古和黑龍江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下雪。由於寒潮,該機構於周五啟動了四級應急響應。
中國動力煤期貨在周一的交易中繼續大幅上漲,因為一些省份表示傳統供暖季節將提前開始,當地政府控制的系統通常由煤炭或天然氣供電,在冬季為居民供暖。
據當地媒體報道,吉林省從10月15日開始冬季供暖,比往年提前,煤炭庫存量約為產能的85%。由於煤炭供應不足,吉林省上個月曾遭遇停電。
鄭州商品交易所動力煤期貨周一上漲8%,至人民幣1,828元(合284美元)每噸,創下盤中最高價格。
中國一直在敦促煤礦企業提高產量,並預計整個冬季將繼續減少對能源密集型大用戶的電力供應,以確保供應能夠滿足冬季供暖需求。
為保證煤炭供應,今年以來,中國加緊推進在建煤礦投產、新投產煤礦(含聯合試運轉)實現產能增加約1億噸/年。同時,明確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新疆5省份15座聯合試運轉到期煤礦辦理延期手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增產增供,有效穩定煤炭產能4000萬噸/年。
另外,根據海關總署13日公布的數據,9月煤炭進口同比增長76%,達到3290萬噸,創今年初以來新高,不過今年頭9個月的煤炭進口總量仍落後於去年同期。
彭博報道稱,由於主要煤炭供應國印度尼西亞優先考慮滿足國內需求,中國的煤炭進口受到限制。蒙古國內的抗疫限制措施也影響了陸路運輸,但中國繼續力促該鄰國增加供應以緩解供應短缺問題。
中國領導人還在加快市場改革,允許電價上漲,以激勵發電廠在煤價高企的情況下繼續發電。據《證券日報》報道,自周五改革實施以來,江蘇、山東等省的電價最高上調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