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在電力短缺和疫情相結合的雙重挑戰下,中國當局正推動減少對房地產的依賴,並監管從教育到科技等行業,在這種背景下,有分析指出,中國經濟放緩的風險比全球投資者意識到的更嚴重。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等機構警告說,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速將低於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的8.2%。他們警告說,弱勢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導致經濟增長低於5%。如果不考慮2020年2.3%的增長率,這將是30年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銀行策略師猜測,中國甚至可能接受20年一遇的經濟結構調整。
“如果是這樣的話,來自中國的數據流甚至可能讓悲觀主義者感到困惑,我們對這種情況的發展保持警惕,”以Ajay Kapur為首的策略師上周在一份報告中告訴客戶,他們預測中國今年的增長率為7.7%,2022年為4%。
中國政府決心改變其經濟模式。在繁榮時期,中國背負着沉重的債務,並推動自己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目前正在監督一項計劃穩定債務增長,以緩解金融風險,遏制不平等,並將金融資源引入高科技制造業,以應對來自美國的技術限制威脅
上周公布的數據已經顯示,中國經濟增速從上一季度的7.9%大幅放緩至第三季度的4.9%。隨着電力短缺的持續,可能會有更多的痛苦,而新冠病毒感染預計在未來幾天會增加。
即使在疫情爆發之前,中國的經濟增長也低於預期,這是因為中國政府決心緩解債務風險,這意味着中國避免了廣泛的刺激措施,即使在中美貿易戰威脅到經濟擴張的情況下。
在適度放松以緩解冠狀病毒的最壞影響後,其債務控制政策恢複,中國恒大集團等房地產公司受到的影響最大。
中國還開始尋求重塑消費科技、私人輔導和房地產行業,官員們稱,這些行業是對國家有限資源的浪費。官員們大多接受了由此帶來的經濟放緩。
今年3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目標為“增長6%以上”。盡管分析師認為這是一個信號,表明中國政府將金融穩定和環境保護等其他政策目標置於經濟增長之上,但當時多數人認為這一目標過於保守。
但中國政府最近幾周發出信號,可能會放松一些政策,要求銀行加快抵押貸款發放步伐,盡管它一再承諾不會利用房地產行業作為短期刺激措施。
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中國辦事處主任Bert Hofman說,未來幾個月任何放松政策的目的都是“防止災難”,而不是支持經濟增長。
“只要經濟增長超過6%,我認為中國就會感到相對高興,”他補充說。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最近說,他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8%左右,根據計算,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國經濟本季度只需增長3.9%。
中國經濟放緩的跡象出現之際,正值全球從新冠肺炎疫情中複蘇的勢頭可能失去動力。
匯豐控股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Frederic Neuman說:“當中國的經濟引擎熄火時,全球的增長就會熄火。”
澳大利亞、南非和巴西等大宗商品出口國面臨着對中國投資減少的風險。貿易放緩還可能打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國。豐業銀行(Scotiabank)駐新加坡亞太經濟主管Tuuli McCully表示,影響可能會波及更遠的地方。
“智利和秘魯等國向中國出口大量大宗商品,並將感受到中國房地產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活動走弱的影響,”她說。
美國銀行的戰略家們描繪了一個“熊市情景”,包括房地產市場的無序調整,房價下跌10%,減少銷售,阻止銀行向該行業放貸。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今年的增長率可能低至7.5%,2022年將低至2.2%。
另一個風險是,如果中國的決策者認為有必要的話,他們可能很難將經濟切換回增長模式。以Xiangrong Yu為首的花旗集團經濟學家指出,目前影響工業生產的電力短缺,將加大通過促進基礎設施投資來緩衝經濟增長的難度。他們說,這種政策只有在明年電力危機緩解後才能奏效。
地方政府也在努力尋找可行的投資項目,而房地產開發商的融資吃緊導致他們購買土地的速度放緩,這可能會削弱地方政府1萬億美元的收入來源。
“房地產和能源問題將繼續影響中國第四季度的增長,”美國智庫保爾森研究所的中國經濟研究員Houze Song說。“全年的經濟增長率很可能會低於8%。”
【廣告】掃碼加入“高勝率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