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都因豬價大跌?中國10月肉類進口降至20個月低點 生豬供應相對過剩的局面恐持續

文 / Becky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據最新數據,中國10月份肉類進口降至20個月低點,其中部分原因主要是豬價的持續下跌。

周日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由於國內廉價豬肉減少了對海外供應的需求,中國10月份肉類進口同比下降至20個月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10月份中國肉類進口66.4萬噸,環比減少4.32%,同比下降12.8%,為2020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進口肉類(包括雜碎)804.7萬噸,同比減少1.5%。

10月份的進口量也低於9月份的69.4萬噸。

中國肉類進口的最大份額是豬肉,但今年國內豬肉價格大幅下跌,原因是毀滅性的非洲豬瘟疫情導致豬肉產量激增,超過了需求。

盡管由於寒冷的天氣刺激了消費,10月份豬肉價格有所上漲,但仍不到年初的一半,批發市場上每公斤豬肉價格約為人民幣21元(合3.28美元)。

中國方面已經敦促農民處理掉一些母豬,不要因為最近的反彈而急於擴大母豬數量,因為過剩的產量將持續到明年。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表示,根據分析,近期豬肉價格回升主要原因是消費拉動,市場供應相對寬松這個基本面並沒有改變。

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情況看,生豬養殖和屠宰量都在增加。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豬肉產量增長38%。生豬出欄達到49193萬頭,同比增長35.9%。生豬存欄43764萬頭,同比增長18.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459萬頭,增長16.7%,較6月份的4564萬頭下降105萬頭。

從豬肉供給量來看,一至三季度分別同比增加31%、36%和34%,四季度豬價仍然存在明顯的供給壓力。四季度新生仔豬供應量呈現高位仍將會保持一段時間,預計出欄量增長趨勢將會延續到2022年上半年。  

“生豬供應相對過剩的局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目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仍比正常保有量多6%,預計到明年年初才能調整到合理的水平。”陳光華表示, 希望大家多買豬肉、多吃豬肉,這樣既能豐富老百姓的營養,又可以緩解養殖場戶的經營困難。

牧原股份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表示,近期種豬銷量較前兩個月有所回升,但價格未有明顯增長。近期的生豬價格的快速上漲是多個市場因素的共同作用,超出市場預期。公司對於未來2-3個季度的生豬行情依然持謹慎態度。

北京新發地統計部門負責人劉通也表示,本周末,肉價出現了大幅上漲的局面,11月5日24.50元/公斤的價格比11月3日的20.0元/公斤上漲了22.50%,“這種上漲,主要是需求拉動的,是一些居民家庭大量采購、存儲拉動的,屠宰量沒有及時跟進,造成價格的快速衝高。”

劉通說,不過這種現象是短暫的,肉價在高價位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在毛豬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居民存儲的熱情也會很快降溫,肉價也會很快回歸常態。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