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五(11月26日)上午,一則“明年3月1日起 微信支付寶個人收款碼將不能用於經營收款”的消息引起熱議。該消息公布之後,很多用戶、尤其是中小商戶不知所措,畢竟商戶目前最主要的收款方式就是收款碼。對此,根據界面最新報道顯示,其實中國央行新規並非對收款碼的商用完全禁止。
通知明確強調了收款碼分為個人和經營用收款碼,經營用收款碼不在通知限制之列。其中,將受到約束的主要是個人靜態收款條碼。
按照規定,個人靜態收款碼原則上禁止用於遠程非面對面收款,各機構應審慎確定個人收款靜態碼白名單;並將有明顯經營特征的個人收款條碼用戶參照特約商戶管理。
界面報道指出,個人可以將收款碼申請變更為經營性用途,但變更的標準相關部門還在研究中。
“2022年3月1日起個人收款碼禁用於經營性服務”及“禁止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被用於遠程非面對面收款”的消息近日刷屏網絡。這一消息源自央行近期發布的條碼支付監管新通知。
2021年10月13日,中國央行官網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從支付受理終端業務管理、特約商戶管理、收單業務監測三個方面入手,對收單機構和清算結構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要求。與此同時,條碼支付也被納入監管,對個人收款條碼的使用規範做出具體規定,並將於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通知》還對遠程非面對面收款進行了說明。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被用於遠程非面對面收款。對於通過截屏、下載等方式保存的個人動態收款條碼,應當參照執行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有關規定。
北京日報援引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通知》總體上有助於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利於防範不法分子通過改造支付受理終端、申請虛假商戶等手段盜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甚至盜用賬戶資金,有利於提升銀行、支付機構的對賬單、交易信息查詢等服務質量,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減少相關糾紛和投訴;長遠來看,《通知》關於規範個人收款碼的相關要求將進一步提升對個人經營者和小微商戶的收單服務質量。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具體解釋稱,近年來,個人收款條碼得到廣泛運用,提高了資金收付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分平台”,以高額收益吸引大量人員使用個人靜態收款條碼與賭客“點對點”線上遠程轉移賭資,將賭資分拆隱藏於眾多正常交易場景。為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更好發揮收款條碼的普惠性、便利性,《通知》提出一些針對性要求。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