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港媒報道,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周四(2月10日)報告,香港新增98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985例為本土感染,另外還有約800例初步陽性病例。當天還有一名94歲的新冠確診女患者死亡,為6個月以來首度出現死亡病例。前一天新增確診病例1161例,創下兩年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新紀錄。
另據《星島日報》周四報道,由於疫情嚴峻,香港各社區檢測中心及流動采樣站外都有排隊等候檢測的民眾。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三發文表示,特區政府、醫管局、檢測承辦商及所有人員正全力以赴,將尋求各種方法和額外支援,進一步提升檢測能力。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極速蔓延之下,確診病例近日幾何式直線暴增,市民人心惶惶,唯恐下一個確診的就是自己或家人,面對如此嚴峻形勢,更有專家建議應佩戴2個口罩。
有網民周四在社交平台推特上貼出2張照片,可見相中人正身處一間“fusion”超市,並身穿相當高規格的全包式防護裝備,在附有透明擋板的頭罩下更戴有口罩,雙手亦戴有相信是即棄醫療用手套,腰間更綁有疑似提供新鮮空氣的便攜式呼吸機器,並有條喉管連接頭罩後方。
(圖源:香港東網)
疫情嚴峻港人返內地避疫 深圳灣口岸爆滿
逾萬港人由本月初起經深圳灣管制站離境,一家北上避疫,有的雖未預訂到深圳隔離酒店名額,但仍往排隊嘗試“闖關”,周四下午逾千人排隊輪候,人人都拖着大箱小箱,即使有人已預約隔離酒店,亦需排隊逾4小時。有住深水埗的居民表示,由於該區有多例確診,其2名兒子又因年紀太小未適合打疫苗,故決定到內地避一避。晚上7時許,有職員要求未有預訂隔離酒店的人離開深圳灣管制站,並安排車輛接載離開。
據了解,周三晚有逾百人在深圳灣管制站通宵等候,包括已預約隔離酒店的人士,周四早上起人數一直有增無減,至下午約5時,排隊人數已多達逾千人,部分人是扶老攜幼,人人都拉着大箱小箱,人龍由管制站大堂一直延伸至外面的交通交匯處,大批人在寒風等候。
(圖源:香港東網)
有已預約隔離酒店的市民早上與妻兒到達,逾4個小時仍未成功登上接駁巴士往酒店,對此大感無奈,他引述深圳一方人員指,其實知悉有人闖關,但理解本港疫情嚴重,故未有遣返闖關者。另有市民與管制站人員理論,不滿已預約及未預約酒店的人排同一條隊,拖長排隊時間,擔心未能及時過關並到達酒店。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今表示,所有入境深圳的旅客須確保持有24小時無染疫證明,以及透過深圳市政府的“健康驛站房間線上預約系統”,預約在入境深圳後接受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將入住的酒店的預約確認單,否則不予入境深圳,呼籲不符合這些要求的旅客不要前往深圳灣管制站。由於現時深圳灣管制站離境大堂的旅客眾多,市民可考慮更改行程,避免人群聚集。
深圳灣管制站作為港深之間人流往來的“大動脈”,根據入境處資料顯示,由2月1日至9日,共有13592人出境,當中近83%即11250人為香港市民。而單計昨日有1790名港人經深圳灣出境,較2月1日的823人,足足多出967人,升幅1.17倍。
然而,內媒1月時發現,預約深圳隔離酒店配額的“健康驛站”連日爆滿,且數量減少至每天600個房間。若以昨日的出境人數與房間配額作比較,即人數較房間多出2.98倍。當然,由於酒店同住人最多可添加3名直系親屬(1個房間不能超過2名成年人),故相信無房住的人未有數字上顯示的那麼多。
深圳市政府口岸辦公室日前發公告,指健康驛站持續額滿,嚴重超出接待能力,有部分未預約的旅客滯留,提醒為避免口岸造成聚集堵塞,令病毒傳播風險增加,提醒過境旅客要遵守預約規則。
香港疫情為何在短時間內突然出現急劇惡化的情況?
多位公共衛生領域專家和業內人士均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香港突然出現疫情急劇暴發的情況與奧密克戎席卷全球有關,而春節假期聚集性活動的增加也造成疫情的進一步惡化。如果香港持續出現檢測能力不足以及醫療資源飽和的情況,未來不排除特區政府會向中央請求援助。
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曾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香港此前在防疫問題上其實一直做的還不錯,所推行的清零政策與內地趨近。但是在傳播力極強的奧密克戎席卷全球的情況下,香港作為重要的國際交通樞紐,自然也要面臨奧密克戎的挑戰,“因為奧密克戎的傳染力非常強,香港所構築的防線可能可以防住其他毒株,但是在奧密克戎面前一下子就被突破了。”
此外,曾光還認為香港此輪疫情強勢反彈正值春節期間,聚集性活動的增加也是造成疫情大暴發的一個重要因素。
曾任香港仁濟醫院董事局總理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恒镔也認為在春節期間遭遇奧密克戎這種傳播力極強的毒株,是香港疫情防控體系被“攻破”的原因之一,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陳恒镔表示,香港此輪疫情暴發恰逢春節期間,正是家庭聚會的高峰期,拜年或者團圓飯活動增加了聚集性感染的概率。此外,香港在上個月中旬就已經有了一些隱形的傳播案例,在疫苗爆發初期未能及時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些隱形感染者可以四處活動成為“移動的傳染源”,當時的香港也沒有加強檢測能力,這些因素疊加一起造成了此輪疫情的大暴發。
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衛生官員表示,此次很多確診病例都是跨家庭傳播,當中許多人都是在春節前後的聚會時互相傳染的。其餘大部分案例涉及到家庭主婦、年長者或退休人士,在商場、街市活動期間感染。除社區爆發之外,多家公立醫院或門診相繼有員工因家庭內或社區內接觸確診患者而感染,當中涉及1名醫生、10名護士,以及19名的病人護工或醫院行政人員、技術人員等員工。
香港此前一直也在推行與內地相類似的清零政策,疫情短時間內的快速蔓延引發了香港民眾對於香港防疫政策是否存在較大漏洞的討論。曾光認為,香港的防疫模式是介於中國內地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香港有其特殊性,那就是香港的很多老百姓“不怕得病,但怕被隔離”。
陳恒镔則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了香港防疫當下所面臨的現實困境。當前,香港已經存在核酸檢測能力跟不上的情況,有些香港市民需要排五、六個小時的隊才能做一次核酸檢測,“今天在一些核酸檢測站門口已經排起了5000多人的長隊,一些香港市民就看到這種情況就不去檢測, 核酸檢測困難就會造成很多問題。”
此外,香港也已出現了醫療資源飽和的情況,“香港大部分醫院和集中隔離設施已經爆滿了。香港特區政府臨時將幾個隔離點轉換成用於醫療救治,基本上已經沒有地方可以用作隔離。而無法集中隔離的人留在家里無人照顧,他們要外出買菜,就會把病毒帶到社區中;家庭成員也出現聚集性感染,所以我們現在就面臨了大崩潰的情況。香港的疫情我覺得還會有比較大的問題。”陳恒镔介紹稱。
另有港媒報道稱,香港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柏賢近日多次表示,香港繼續推行“清零”“圍堵”都是“不切實際的”。梁柏賢稱,進一步“圍堵”已經沒用,應集中資源,加強疫苗接種,重點防止重症,因為疫苗既不能防感染,也不能防傳播。他還表示,“清零”或“與病毒共存”這些字眼都沒有意義,“大家要接受病毒如感冒般成為香港的地方病,才可以平衡民生及經濟發展。”
對此,陳恒镔認為,香港根本上就沒有跟病毒共存的條件,“因為香港最主要的生活、經濟來源都是跟內地有關,如果香港一直保持這種高確診率的情況,兩地不通關,我相信香港的經濟會很快垮掉。所以我們現在只有一條路,就是要清零,這個目標我覺得沒有變,也不能變。”
陳恒镔同時認為,盡管香港應當堅持清零政策不動搖,但是香港卻難以完全複制大陸成功的防疫模式,“與內地不同的是,香港想要進行封閉管理,比較困難。許多香港人的家庭經濟狀況,決定了如果他們長時間不外出工作,可能很快就會面臨無飯可吃的狀況,還有很多獨居的老人,他們沒有自理能力,需要照料。這些都是香港不得不面臨的比較困難的情況。”
2月10日,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香港政府防疫專家顧問團成員袁國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香港目前的人力資源已無法應對新冠疫情,建議騰出一些空間隔離屬於高危群體但未接種的年長者等人士,以保護未受感染的市民。
陳恒镔認為,袁國勇的觀點貼近於現實,香港目前的基本條件已經不能夠處理當下這種海嘯式的疫情暴發情況,“香港的醫院和隔離點已經飽和了,所以現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向中央求援,我覺得如果能有來自內地的支援,大家都會淡定一點,如果市民過度恐慌,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所以我覺得現在特區政府已經很難自己去處理這件事了。”
面對香港嚴峻的疫情形勢,內地接下來是否有派出醫療隊伍或是核酸檢測力量支援香港的可能?對此曾光認為,這需要看疫情發展的情況,如果香港提出需要內地的幫助,內地一定會幫忙。
【廣告】微信掃碼,領體驗賬戶贏真金白銀!
手機用戶請截屏保存二維碼,用微信掃一掃調取圖片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