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已顯示出放松對科技行業打擊的跡象,中國最知名的企業在這場打擊中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價值。但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方面最近的積極言論不應被誤認為政策逆轉。
北京咨詢公司Trivium China科技分析師Linghao Bao周二(5月17日)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表示:“我認為,大型科技公司可能會有六個月的寬限期。”
(截圖來源:CNBC)
Linghao Bao補充道:“然而,這真的不是針對科技行業打壓的180度大轉彎,長期前景尚未改變。因為北京已經得出結論,讓大型科技公司為所欲為是一個壞主意,因為這會造成不公平的市場競爭……財富將集中在頂層,並將開始影響政治。所以對科技的打壓真的會持續很長時間。”
自2020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對國內科技行業實施了更嚴格的監管,以限制一些大型企業的權力。
過去16個月,從反壟斷到數據保護等領域的規則迅速生效。這些舉動讓國際投資者措手不及,引發從騰訊到阿里巴巴等國內巨頭股票的大幅拋售。
但北京方面暗示,隨着中國經濟面臨新冠疫情和隨後的封鎖帶來的壓力,對科技行業的一些審查可能會緩解。
周二,中國官員會見了該國一些頂級科技公司高管,進一步顯示出放松政策的跡象。此次會議結束後,中國副總理劉鶴承諾支持科技行業,並計劃推動互聯網公司上市。
今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了最高決策機構——中央政治局會議。政治局承諾支持所謂的平台經濟的“健康”發展,其中包括從社交媒體到電子商務等領域的互聯網公司。
中國科技股周二上漲,此前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上調了對一些互聯網公司的預期,並表示該行業的一些關鍵風險已經“降低”。
盡管北京方面發出了更加撫慰人心的聲音,但專家們懷疑政策不會有巨大轉變。
斯坦福大學全球數字政策孵化器(Global Digital Policy Incubator)訪問學者Charles Mok說:“我不認為監管行動會真正停止。各個部門仍然有責任執行所有已修訂和加強的法規。即使出現了一些(政策)逆轉,要扭轉損害也可能為時已晚。例如,即使他們允許更多企業在海外上市,投資者的信心已經喪失,外國市場的審查和敵意也無法逆轉。”
Mok表示,由於監管審查是由中國高層領導推動的,因此很難出現180度大轉彎。
Mok補充道,中國收緊監管的動機也沒有改變。他說:“‘科技打擊’運動的很大一部分真正根源在於加強國家對數字經濟和貿易中的所有數據的控制,在當前的危機下,黨不可能認為這些控制現在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