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前,上海逐步解封開始複工複產,但中國持續的零新冠政策仍令投資者不安,據最新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有可能輸出新的通脹動蕩。
中國的零新冠戰略將在今年剩餘時間內繼續實施,這加劇了世界供應鏈的困境,並挑戰央行官員控制處於幾十年高位的通脹的努力。
這是MLIV Pulse的最新調查得出的結論。在540名參與者中,大多數人預計中國將堅持嚴格的封鎖政策。封鎖政策中斷了從阿迪達斯(Adidas)運動鞋、勞斯萊斯(Rolls-Royce)汽車到英偉達(Nvidia)電腦芯片等各種產品的供應。
由於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居民待在家里,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在這項每周進行的調查中,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在這個規模約17萬億美元的經濟體中,股市將繼續表現不佳。亞洲和美國的受訪者明顯比歐洲的受訪者更悲觀。
隨着工廠關閉,生產線上的工人減少,中國有可能進一步推高整體通脹水平,進而影響全球消費者支出。
“隨着封鎖的進行,我們正處於中國面對的最大不確定性時期,”貝萊德投資研究所亞太地區首席投資策略師Ben Powell說,“這對全球經濟有重要的溢出影響,可能會加劇本已麻煩的供應方局面。”
好消息是,MLIV的受訪者可能還會增加他們對該國的敞口,同時人們非常樂觀地認為,特朗普時代的關稅將被取消,中國對科技公司的破壞性打壓即將結束。
上周公布的美聯儲(fed)最近一次會議紀要顯示,貨幣官員擔心,中國可能會推動美國物價上漲。彭博調查的分析師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在4.5%左右,低於政府設定的5.5%左右的目標,而彭博經濟的預計僅為2%。
總體而言,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和大約四分之一的亞洲人表示,中國領導人將明確放棄零新冠的立場。零容忍的態度包括封鎖、大規模檢測和嚴格的邊境隔離。這一切都表明,從特斯拉(Tesla Inc.)到蘋果(Apple Inc.),供應鏈將出現更多中斷。
在政府推出積極刺激措施之際,MLIV的受訪者(包括投資組合經理和散戶投資者)對中國是否會推動全球經濟擴張的看法基本上存在分歧。與此同時,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和超過三分之二的投資組合經理表示,他們預計未來12個月將增加對中國的敞口。
與此同時,56%的受訪者預計,今年下跌19%的滬深300指數將在2022年以虧損告終。大多數受訪者還預計,該指數將落後於追蹤發達市場主要股票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世界指數(MSCI World Index),而美國市場的看跌情緒正在高漲。
盡管價格中包含了負面消息,但還是出現了這種情況。滬深300指數目前的市盈率為12.6倍,較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估值低30%。可以說,外國投資者在結構上投資不足,只持有約5%的中國股票和4%的債券。
上周五,中國人民銀行(pboc)宣布,將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中國外匯市場交易債券,這是中國吸引更多資本流入的最新舉措。
與此同時,MLIV的受訪者對於人民幣兌美元是更有可能升值至6.5還是回落至約7的看法各占一半,上周五收盤時約為6.7。隨着人民幣期權隱含波動率本月升至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所有這一切都表明,未來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的前景非常真實。
積極的一面是,受訪者基本上一致認為,中國新經濟皇冠上的明珠——科技行業的監管將會放松。約72%的人說政府將放松對該行業的監管,這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發出的重點重新轉向支持數字經濟的信號一致。
中美貿易爭端中設置的壁壘是另一個值得樂觀的領域,72%的讀者預計現任美國政府將部分撤回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時期實施的關稅措施。
然而,所有這些在短期內都無法讓人感到安慰,因為與大流行相關的中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抑制消費需求和制造業周期。
“最終的遊戲必須從零新冠轉變而來,”TCW集團的董事總經理David Loevinger說。“由於信貸需求、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仍然疲弱,所有的刺激措施都沒有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