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熟悉此事的人士透露,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已經開始就螞蟻金服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恢複進行早期討論。這是迄今為止最明顯的跡象之一,表明當局正在縮減對科技行業的嚴厲監管。
螞蟻金服IPO有望
其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說,中國證監會已經成立了一個小組,重新評估這家金融科技巨頭的股票出售計劃。這些人說,當局也接近向螞蟻金服發放期待已久的許可證的最後階段,這將為IPO掃清道路,並使該公司的監管更像一家銀行。
中國證監會周四發表聲明,回應彭博社對螞蟻金服IPO的報道,稱監管機構正在就該金融科技公司恢複上市一事進行早期討論。中國證監會補充說,它支持符合資格的平台公司在中國大陸和海外上市。
螞蟻集團周四表示,正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專注落實整改工作,目前暫沒有啟動IPO的計劃。中國的證券監管機構也表示,它沒有對螞蟻金服集團有限公司的IPO進行審查和研究工作。
雖然許可證和潛在上市的時間表將取決於中國監管機構的批準,但這兩方面進展的證據可能會加強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即陷入困境的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最壞情況已經過去。
最近幾周,中國科技股飆升,據《華爾街日報》稱,當局正準備結束對滴滴公司的調查,並將該打車公司的主要應用程序在境內的移動商店重新上線。
螞蟻金服和滴滴是是“全面監管”中國科技巨頭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如果對它們的限制有明顯的放松,將發出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即政策制定者正在落實最近支持該行業的承諾。中國政策對互聯網企業的影響已經成為全球市場最密切關注的發展之一,一些觀察家甚至曾表示,中國龐大的互聯網行業是不可投資的。
就在上個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政府支持平台企業按規定在國內和境外上市,但沒有點名任何公司。
Kamet Capital的新加坡首席投資官Kerry Goh說:“我們現在堅信,特別是從監管角度來看,中國科技的最壞情況已經過去了。但經濟放緩帶來的影響我們還不知道。”
近兩年的嚴格監管接近尾聲
螞蟻金服在2020年11月350億美元的IPO被擱置,給整個金融界帶來了衝擊波,從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到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等投資公司都受到牽連。這也標誌着一場更廣泛的打擊行動的開始,它將中國一些發展最快的科技公司卷入其中,抹去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馬雲是中國最著名的企業家,自從在螞蟻金服上市失敗的前夕發表批評監管機構的講話後,他基本上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而中國企業的高層也在增加對慈善事業的捐贈,以配合中國“共同繁榮”的政策願景。
雖然投資者可能會歡迎任何科技鎮壓正在放松的跡象,但回到2020年的輝煌時代似乎是不可能的。
根據一些早期支持者的說法,過去兩年對螞蟻金服實施的各種規定意味着該公司的價值只相當於其以前的一小部分。例如,富達投資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在去年6月將其對該公司的估值從2350億美元降至約780億美元,就在IPO突然中止之前。
其中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說,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最初在研究螞蟻金服在上海的上市計劃。另一位人士說,該公司最終希望在上海和香港進行雙重上市。
作為進展的一個標誌,螞蟻金服最近任命香港證券交易所主席史美倫為獨立董事。熟悉此事的人士說,此舉得到了北京監管機構的支持。其中一位人士補充說,最近幾周,當局也在加快對螞蟻金服的重組建議作出決定。
中概股漲幅居前連續反彈3日
自《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即將結束對滴滴和其他兩家公司的調查後,阿里巴巴在美國交易中大漲,投資者將此舉解讀為一個信號,即一些最受打擊的科技股終於要得到緩和了。
在過去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中國科技股一直處於壓力之下,但在最近幾個交易日里,中國科技股的表現超過了美國同行,納斯達克金龍指數今年下跌了11%,而納斯達克100指數則下滑了23%。而香港的恒生科技指數從今年3月的低點上漲了36%。
在螞蟻金服的IPO暫停後,監管機構命令這家總部位於杭州的公司全面整頓其業務,並為其財富管理、貸款和信用評分業務設立一個金融控股公司,以便對它們進行更嚴格的監管。
作為重組的一部分,螞蟻金服已將其資本基礎提高到350億元(52億美元),並着手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建立防火牆,該系統曾允許其將流量從擁有10億用戶的支付應用支付寶引導到財富管理、借貸和快遞等服務。
當局現在正準備向螞蟻金服頒發金融控股公司的執照,但目前還不清楚有關這一問題的最終決定會有多快。
擁有螞蟻金服股份的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周四的盤前交易中最高攀升了7%,在彭博社報道了可能重啟螞蟻金服的IPO之後,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的漲幅居前。
追蹤中國科技股的交易所交易基金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 Fund在連續三天大漲15%之後,上漲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