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國監管動向!滴滴被罰12億美元,但中國科技行業的監管困境恐未結束

文 / Becky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本周滴滴被罰款12億美元,盡管如此,有分析指出,中國科技行業的監管困境可能還沒有結束。

中國對滴滴全球開出的12億美元罰單為這家叫車公司的監管困境劃上了句號,但追溯性的法律適用以及該公司業務複蘇的不明朗表明,中國科技行業最糟糕的時期可能還沒有結束。

就在一年多前,中國對滴滴發起了一項網絡安全調查,這是一場針對違反反壟斷和數據規則等問題的更廣泛的、前所未有的打擊行動的一部分,打擊的目標是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等中國最知名的科技企業。

打擊行動令中國科技公司市值蒸發了數千億美元,導致多家公司裁員,不願尋求新機會,甚至在企業尋求遵守新規定時,導致企業規模縮小。

近幾個月來,當局在打擊行動上的語氣有所軟化,因為他們希望提振因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而受到傷害的經濟,對滴滴的調查是外界密切關注的案件之一,以尋找這一行動可能如何展開的線索。

但滴滴於周四宣布的罰款,以及對其兩名高管的處罰,接近國家《個人信息保護法》(PIPL)允許的最高金額。盡管這部法律是9個月前才通過的,但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CAC)表示,滴滴的違法行為可以被追溯到7年前。

監管機構也沒有提及是否將允許滴滴的應用重新進入應用商店,或恢複新用戶注冊。

如果罰款再低一些,比如10億元人民幣(1.478億美元),“這可能會增強我們的信心”,一位中國科技巨頭的高管說,他拒絕透露姓名,原因是此事的敏感性。

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亞洲研究總監Alfredo Montufar-Helu表示,許多中國科技公司可能會對PIPL的追溯性應用感到震驚。

他表示,這一點,再加上中國監管框架正在迅速變化的現實——除了PIPL之外,中國還出台了新的和修訂的網絡和數據安全法律——意味着,許多企業可能會被發現不合規。

“互聯網公司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限制。除了服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命令,它們別無選擇,”上海DeBund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You Yunting說。

監管機構表示,他們的目的是確保該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滴滴調查結束之前,有關部門今年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在會上表示,他們希望加大對部分經濟領域(包括互聯網平台)的政策支持,並結束了對遊戲行業近9個月的審批凍結。

然而,中國科技行業的高管們表示,提振該行業信心的政策仍未出台,他們已經接受了行業競爭環境的變化將是永久性的這一觀點。

一位遊戲業高管指出,雖然已恢複發放遊戲牌照,但有跡象顯示,每年的牌照數量將在700張左右,較整頓前的大約1000張下降了30%。在該行業的全盛時期,2017年共發放了9369張牌照。

“我不認為監管會更寬松。如果情況沒有變得更糟,我們就認為這是一場勝利,”他說。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