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的一家研究所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在科研產出和“高影響力”研究方面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這份由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NISTP)於周二(8月9日)發布的報告發現,中國現在每年發表的科學研究論文數量最多,其次是美國和德國。
這些數據基於2018年至2020年之間的年平均值,並來自分析公司科睿維安(Clarivate Analytics)匯編的數據。
日本NISTP的報告還發現,在全球最常被引用的1%的論文中,中國研究占了27.2%。一篇研究論文被引用的次數是學術界常用的衡量標準。一項研究在後續的論文中被其他研究人員引用的次數越多,它的“引用影響”就越大。
在被引用最多的前1%的研究中,美國占24.9%,而英國占5.5%,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
報告發現,中國年均發表科學論文40萬7181篇,領先於美國的29萬3434萬篇,占全球科研產出的23.4%。
中國在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和數學等領域的研究占比較高,而美國在臨床醫學、基礎生命科學和物理學等領域的研究更高產。
這份報告發表的當天,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芯片與科學法案》,該法案將授權美國在未來10年提供2000億美元的研究資金,使美國的科學研究與中國相比更具競爭力。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上月表示,中國“堅決反對”該法案,稱其“固守冷戰和零和博弈思維”。
“高影響力”的發現與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研究一致,該研究發現,在前1%的指標方面,中國在2019年超過了美國,在2015年超過了歐盟。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卡羅琳·瓦格納博士當時說,被引用次數超過99%論文的論文是“被視為諾貝爾獎得主級別的作品,是非常前沿的科學”。“美國傾向於認為中國的工作質量較低。這種情況似乎已經改變。”
報告還發現,美國在企業和大學領域的研發支出仍高於其他任何國家。“中國在主要國家中擁有最多的企業和大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在企業領域,美國和中國不相上下,都表現出了快速增長勢頭。”
“就科學論文的數量和質量而言,中國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國家之一,”日本科學技術機構的新一黑木告訴日經亞洲。他說:“為了成為真正的全球領導者,它將需要繼續產生國際認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