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一(6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和中國在他對北京進行的兩天訪問期間采取了“積極的步驟”修複關系,同意重新開展高層對話,以使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關系更加穩定。
“我希望並期待我們今後在溝通和交流方面能夠更好地展開”,布林肯在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幾小時後在北京表示。“我認為在過去幾天里,我們在這個方向上邁出了積極的一步。”
中國領導人此前對布林肯的訪問表示罕見的讚揚,布林肯是五年來訪問中國的最高級別的美國官員。習近平表示,雙方在穩定關系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雙方還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取得了進展和達成了協議”,習近平在國家電視台上的評論中沒有詳細說明。
然而,盡管美國外交官的訪問可能有助於恢複雙方關系,但沒有跡象表明他的會晤有助於解決兩國在一系列分歧問題上的主要分歧。在台灣和其他地方的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之際,兩國之間恢複直接聯系的進展沒有任何跡象。
布林肯否認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鉤”:中美經濟關系至關重要
布林肯周一在美駐華大使館舉行訪華記者會,60餘家中外媒體現場出席。
布林肯表示:“試圖遏制中國並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鉤’的指控與我們實際在做的事情之間存在非常明顯的區別。在供應鏈領域是具有風險性,也是多元性的。”“美國與中國的經濟關系至關重要,對世界各國來說是一件非常積極的事情。”布林肯說,各國都在經濟複蘇的過程中,美國在這方面非常成功,並希望看到全球所有地區的經濟增長,包括中國在內,這符合美國的利益。布林肯最後再次強調,“並不是要切斷、消除、阻礙雙方的經濟關系。相反,我們認為應該加強,但要以考慮我們員工和公司的方式加強。”
布林肯:中美雙方就地區和全球挑戰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布林肯稱,他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和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進行了坦誠、實質性和建設性的討論。他表示,直接接觸和持續的高層溝通是負責任地管理中美分歧並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的最佳方式。“我從我的中國同行那里聽到了同樣的話,我們都同意有必要穩定我們的關系。”布林肯說,在這些會晤中,中美雙方就地區和全球挑戰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包括俄烏衝突、朝鮮問題等。“我重申了美國長期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這一政策沒有改變。我們不支持‘台獨’。我們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我們期待兩岸分歧通過和平方式解決。
布林肯:中美在一些領域可以共同努力應對跨國挑戰
。布林肯表示,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美國和中國都有責任和義務管理好雙邊關系,這符合美國、中國乃至世界的利益。“我來北京是為了加強中美高層的溝通,明確我們的立場和意圖以及存在分歧的領域。在這些領域,當我們的利益一致時,我們可以共同努力,共同應對跨國挑戰。”
布林肯:敦促中國警惕向俄羅斯提供技術的公司
布林肯周一表示,他已要求中國政府警惕可能向俄羅斯提供可用於對付烏克蘭的技術的私營公司,盡管他表示,他沒有看到北京向莫斯科提供致命援助的證據。
“然而,我們一直擔心的是,中國公司可能會提供技術,俄羅斯可以利用這些技術來推進其對烏克蘭的侵略。我們已經要求中國政府對此保持高度警惕,”布林肯告訴記者們。
台灣安全問題
美國和中國在貿易和知識產權爭端、人權問題、台灣安全、中國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以及美國對先進技術的限制等問題上仍存在分歧。
盡管具體協議不多,樂觀的言辭表明雙方都準備將時鍾撥回到去年11月,當時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度尼西亞會晤時承諾改善關系。這一進程在今年2月被一枚涉嫌來自中國的間諜氣球飄入美國領空導致布林肯取消對北京的訪問後被打亂,使得中美關系陷入幾十年來的最低點。
布林肯與習近平的會晤為兩國領導人今年晚些時候的面對面對話奠定了基礎。美國國務院表示,周日,外交部長秦剛接受了訪問華盛頓的邀請,此前他與布林肯進行了7個半小時的會談,雙方都稱這次會談“富有成果”且“坦誠”。
“布林肯為不同層級政府、商業界以及學術界和研究界之間的未來互動奠定了基礎”,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創始人Henry Wang表示。“他為至少今年下半年帶來了穩定,減輕了緊張局勢。”
此前,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拒絕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會面,除非華盛頓解除對他的制裁。最近,美國和中國軍隊的海軍艦艇和飛機之間發生了兩次對峙,五角大樓將其描述為“危險”行為。
美國制裁
據中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與布林肯的會晤中,批評了“非法”的美國制裁,並將惡化的關系歸咎於華盛頓,他表示華盛頓對中國的理解有誤。美國則稱這是一次“坦誠而富有成果的討論”——該外交術語意味着雙方進行了一次激烈的對話。
布林肯強調,美國正在尋求“降低與中國的風險”,但並不尋求與其最大的貿易夥伴“脫鉤”或遏制其經濟崛起。他將美國對向中國出口技術的限制描述為狹窄地針對敏感的國家安全領域,而不是廣泛的限制。
到目前為止,北京似乎還沒有被說服。
“我們對處理這種關系的挑戰不抱幻想”,布林肯說。“在許多問題上,我們有着深刻甚至強烈的分歧。”
但中國也有理由希望緩和緊張局勢。隨着美國阻止中國獲得高科技芯片以阻止其軍事進展,並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其譴責普京入侵烏克蘭,中國方面正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地緣政治環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在阻礙外國投資,而中國經濟還同時面臨着國內逆風因素的挑戰。
中國民眾如何看待?
布林肯訪華成為微博上十大熱門話題之一,相關的標簽獲得了數以百萬計的瀏覽量。在習近平與布林肯握手的照片下,一些用戶呼籲中美關系“回到正確的軌道”。
這與布林肯訪問開始時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微博用戶指出美國官員受到機場跑道上的紅線迎接,而不是紅地毯,中國國家媒體對他的訪問進行了低調報道。
但在布林肯與習近平舉行會晤後,中國官方新華社發布了一篇文章,突出了會議上出現的蓮花圖案,並指出蓮花在中文中與“合作”一詞發音相同。
一些中國網民仍期待中美兩國可以重啟友好關系。一名位於江蘇的中國網民留言稱:“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壞!”
不過,對於布林肯的此次中之行國,網上仍有很多負面評論。
一位名為瑟蘭佩佩的中國網民竟留言形容布林肯是乞丐,她寫道:“要飯的來了,聽聽他打算怎麼要飯?”
還有網民留言稱:“最好談崩了,是時候開戰了,等不及了。”
也有人湧入美國大使館的微博官方帳號留言稱:“你們的軍機軍艦不跑到我家門口磨刀霍霍,就不會誤判!要打盡管放馬過來,又不是未打過!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中美就必須穩定關系達成共識,但“重大分歧”難以彌合
據報道,習近平是在最後一刻決定與布林肯會晤的。在兩人會晤前一個小時,媒體才得到通知。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宏觀地緣政治高級分析師Ali Wyne表示:“習主席與國務卿布林肯會面的決定表明,不僅僅是美國,中國也意識到減緩美中關系惡化的重要性。北京不希望被美國的盟友和夥伴認為它拒絕穩定關系的努力,以免他們傾向於與華盛頓進一步結盟以對抗中國的影響力。”
布林肯和習近平只會晤了三十幾分鍾,用中國的話來說,習近平是“禮節性”會見了布林肯。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2018年10月再次訪華時,並沒有見到習近平。從蓬佩奧最後一次訪華到這一次布林肯的到訪,已經差不多時隔五年。
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在習布會晤後的聲明,習近平希望“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務實態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堅持我同拜登總統巴厘島會晤達成的共識,把有關積極表態落實到行動上,讓中美關系穩下來、好起來。”
此次會晤有可能會為更多美中高層的會晤打下了基礎。根據雙方的聲明,秦剛可能會在“雙方方便時訪美”。另外,美國財政部長耶倫、 商務部長雷蒙多以及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都表現出訪問中國的興趣。
更重要的是,布林肯的訪問可能為拜登和習近平11月在美國舊金山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國家領導人峰會期間會晤鋪平道路。Wyne說,他對中美元首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以及今年9月在印度的舉行的G20峰會上會晤感到“謹慎樂觀”。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法學研究員Moritz Rudolf在布林肯訪華前表示,拜登和習近平能否再次會晤對兩國關系至關重要,因為那美中關系重啟的真正起點。
他說:“鑒於中國體制,向前推進的最佳方式就是為拜登和習的會晤鋪平道路,因為如果他們想在某些地方合作,最好現在高層達成,然後,中國的體系才能貫徹下去,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具體的機制才能真正起作用。我認為只有拜登和習近平會晤了才會起作用。因為那才是真正的起點。”
雖然布林肯的訪問帶來了一點點小的“令人鼓舞”的成果,包括美中雙方同意增加直飛航班並加強兩國間民眾之間的交流,但是對兩國交流至關重要的兩軍交流並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中國沒有接受布林肯提出的建立溝通渠道,管控兩軍風險的建議。
布林肯在記者會上說,他在訪問期間多次向中方提出了危機管控和兩軍交流的事情,但是,“在現階段,中國還沒有答應向前邁進。我們將繼續努力。” 他說,雖然目前還沒有進展,但是這將繼續是美方的重中之重。
保持兩國溝通渠道,包括兩軍交流,以穩定兩國關系是布林肯此行的重要目標。
Rudolf認為,如果雙方高層的交流可以促成軍方的交流,這才是真正的積極的一步。
“如果要達到一定程度的信任,在某些時候,就要進行兩軍之間的交流,這才是一個真正積極的步驟。如果可以重建這一點,這將是朝着正確方向邁出具體一步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