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就在不久前,俄羅斯作為主要能源出口國和全球市場的關鍵參與者,還站穩了腳跟。但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進行了16個月後,莫斯科在全球貿易和金融秩序中的地位已經大幅下滑。
成千上萬的公司將業務轉移到其他地方,西方國家對其實施了曆史性的制裁,其金融體系與過去相比已經黯然失色。
這使得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政權越來越依賴中國。
耶魯大學與內幕網分享的數據顯示,中國現在是俄羅斯最大的進出口夥伴,但這種關系嚴重不平衡。盡管俄羅斯的大部分出口都流向了中國,但在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俄羅斯的排名卻遠遠靠後。與此同時,中國是俄羅斯迄今為止最大的進口來源國。
耶魯大學研究員Jeffrey Sonnenfeld表示:“顯然,俄羅斯更加依賴中國為其提供所需的進口和先進制成品,而俄羅斯市場對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次要機會。”
(中國現在是俄羅斯最大的進出口夥伴,圖源:耶魯大學首席執行官領導力學院)
根據Sonnenfeld的計算,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商品價值是俄羅斯第二大進口國德國的兩倍多。
相比之下,俄羅斯是中國商品的第11大進口國,美國、香港和日本是中國最大的三個貿易夥伴。
(中國和俄羅斯的貿易關系不對稱,圖源:耶魯大學首席執行官領導力學院)
就連俄羅斯飛速發展的汽車工業也顯示出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價格飆升、消費者支出疲軟以及對外國制造汽車的供應衝擊,使中國汽車品牌吉利(Geely)成為銷量增長的唯一非俄羅斯品牌。吉利汽車的年銷量大幅增長88%,目前在俄羅斯汽車市場占有11%的份額。
與此同時,在過去一年里,普京一直將俄羅斯的經常賬戶盈餘作為經濟彈性的證據。但由於能源出口利潤的減少,以及除了中國之外缺乏貿易夥伴,這些數字正在迅速下降。中國一直能夠以大幅折扣購買俄羅斯商品。
上個季度,俄羅斯央行報告其經常賬戶盈餘下降了93%。
“俄中關系絕非完美,但兩國領導人的共同利益以及與西方對抗的戰略邏輯,為合理平等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說。“在這種互動中,中國確實有機會把俄羅斯變成它的附庸,但關鍵是,它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