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四(1月18日),英媒《金融時報》報道稱,曆史上,龍年預示着中國和東亞其他國家的出生率激增,因為潛在的父母試圖用吉祥的生肖來安排孩子的出生時間。
但專家表示,在黯淡的經濟前景、老齡化社會和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中國人口在2023年出現第二次年度下降之後,這種人口特征不太可能在下個月開始的龍年為北京帶來幫助。
周三,官方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200萬人。中國的死亡人數為1100萬人,出生人數為900萬人,低於2022年的960萬人,人口14億。
“人口下降幅度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中國人口統計專家Wang Feng表示。2022年,中國人口減少85萬人,這是60年前人為饑荒以來的首次下降。
全國死亡率也在加速增長,到2023年將達到每1000人7.87人,為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由於2022年底嚴格的抗疫控制措施突然放松,死亡人數進一步惡化,但當局尚未公布全面的Covid-19死亡數據。
由於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中國人口減少是一個特別棘手的挑戰,因為北京正在應對進入第三年的房地產低迷、出口疲軟和投資者信心低迷。去年,印度正式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經濟學家警告說,今年對於中國重振增長因素至關重要,這些增長因素推動了其過去四年的爆炸式擴張,並擺脫債務通貨緊縮螺旋式的威脅。
在過去的幾年里,農曆新年假期可能會帶來一些緩解。在中國、台灣、新加坡和香港,傳統上認為所謂的“龍寶寶”充滿了好運,意味着每12年出生率就會猛增。這種影響在台灣和新加坡尤其明顯。
但Wang表示,迷信在中國當代的生育人口中已經不那麼普遍了,由於獨生子女政策的長期影響,中國的生育人口已經在萎縮,該政策使出生率遠低於維持穩定所需的2.1的平均水平。
Wang說:“過去,在龍為生肖的年里,出生率較高。” “但考慮到悲觀的經濟前景和年輕人的悲觀情緒,我懷疑今年經濟是否會出現明顯反彈。”
(圖源:金融時報)
這對北京的人口規劃者來說是個壞消息,他們迫切希望扭轉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局面,因為中國面臨着長期經濟放緩和長期勞動力短缺的前景。
專家表示,經濟不景氣和低出生率之間存在着相互促進的循環。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連續維持在通縮區間,反映出消費者對經濟複蘇前景的謹慎態度。
“生孩子是一項終生的責任。經濟悲觀情緒是今年出生率改善的強大反作用力。”
但專家警告說,政策制定者鼓勵婦女生育的“政策工具”有限。2016年,當局放松了獨生子女政策,但此後出生人數逐年下降,針對新父母的激勵計劃在很大程度上未能提高出生率。
中國國務院本周表示了不同的方針,呼籲投資“銀色經濟”,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口的需求,包括養老金、醫療保健和休閑服務。
30歲的上海已婚金融工作者高女士表示,她對自己的經濟狀況沒有足夠的信心撫養孩子。“我沒有足夠的資源用於孩子的教育。競爭非常激烈,隨之而來的成本也很高。”她說。
她補充表示,對母親的“職業懲罰”阻止了她和其他人懷孕。“中國的職業母親的工作被奪走了,交給了同事,”她說。“他們升職的可能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