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三(3月13日),《南華早報》報道稱,越南對中國在北部灣劃定領土的不作為跡象,這里是兩國尚未解決海上邊界的地區,可能是河內方面希望在閉門會議中討論的問題。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的舉動可能不符合國際海事公約,並補充說,北京的“悄悄”侵占表明其旨在對一個重要的水域加強控制。
3月1日,北京發布了一份聲明,展示了七個基點的集合,這些基點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中國在北部灣的領土主張的基線,中國稱之為北部灣。
根據中國媒體環球時報引用中國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的說法,此次劃界符合中國1992年頒布的《領海及毗連區法》。
該部門在其官方微信賬號上表示,這一舉動是為了行使中國的主權和管轄權。
位於南中國海西北部的北部灣被越南北部海岸線和中國南部領土(包括海南島)所環繞。
基線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中的關鍵參考點。作為海上主張的核心,基線界定了內水的外部界限,並構成了劃定海洋區域(如一個國家的專屬經濟區)的基礎。
西澳大利亞大學國防與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員Troy Lee-Brown表示,越南未作出正式回應很可能是因為河內方面希望與北京私下討論這個問題。
他警告說:“這個新的基線可能會使早期的協議和其他日常海上活動和努力(如捕魚)變得更加複雜。”他補充說,一些海洋專家擔心這個新的中國基線可能違反UNCLOS。
Lee-Brown補充道:“如果兩國之間的目前劃界線協議發生變化,那可能會對越南造成更糟糕的情況。你會認為河內方面需要通過挑戰中國的基線來捍衛其當前的權利。”
華盛頓特區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亞洲項目的高級研究員Isaac Kardon表示,越南可能沒有做出反應,是因為兩國兩十年前簽署了一項海上協議。
“這一變化相當於對兩國在2004年海上邊界和漁業區劃界條約中已經同意的邊界範圍內的水域管轄地位進行澄清。”Kardon說。
該協議是在長期就中國和越南在北部灣海域及資源的海上權利進行談判和辯論之後達成的。
然而,根據Kardon的說法,中國最新的劃界將南海北部的大部分海域劃為其內水域,這些區域以前由北京未定義。
Kardon補充說,中國的基線已經明顯地“向外推進”,超出了根據UNCLOS規定的“正常”基點約24海里。
這種“悄悄”劃界似乎是北京方面試圖在一個重要的水域中加強控制的嘗試。
Kardon說:“這一舉動應該被視為完成中國海上法律體系的必然步驟,我們應該期待最後一個沒有基線的區域——[有爭議的] 南沙群島——在條件允許時成為下一個劃界的對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伊薩克研究所越南研究項目的訪問學者Nguyen Khac Giang表示,越南可能尚未完全意識到中國行動可能對其利益造成的潛在影響。
“在所有方面都被清楚理解之前,它可能會避免公開評論此問題,”他說。“由於新的基線使中國對其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的主張更加廣泛,這可能會進一步複雜化北部灣的海上局勢。”
Giang指出,這也可能在中國與越南就南海問題進行獨立談判時發揮“籌碼”的作用。
根據一份聯合聲明,去年12月中越兩國元首舉行了會晤,兩國同意促進就北部灣“口外”海域聯合海洋開發進行磋商,並就海域劃界進行談判。
該聲明還補充道,雙方還同意“避免采取可能使局勢複雜化或加劇爭議的行動”。
Giang補充說:“中國有將無爭議地區轉變為有爭議地區的曆史,然後將自己描述為願意參與在其主張明顯缺乏合法性的地區進行‘聯合開發’。”
2014年,時任越南駐美國大使Nguyen Quoc Cuong提到了南沙群島的南沙群島,並描述了中國“將一個無爭議的[越南]區域轉變為有爭議區域”的企圖是“不可接受”的。
這位外交官表示,中國在越南海域部署石油鑽井平台和護航船只是對河內主權的嚴重侵犯,並補充說,這個東南亞國家幾十年來一直在其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進行油氣勘探和開發。
2012年,中國向國際招標開放了一些石油和天然氣區塊,這些區塊在全球範圍內被認定為越南的大陸架,但沒有外國公司接受了這一提議。
由於北部灣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中國和越南在該地區有重疊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這些在他們2004年的協議中已經確定下來,Lee-Brown說。
他認為,北京方面在北部灣宣布基線的時間點“很奇怪”。
他說:“我不確定它是否可以被視為與其他地緣政治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