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傳重磅消息!日媒:中國三大交易所5月中旬停止披露實時交易數據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國突傳重磅消息!日媒:中國三大交易所5月中旬停止披露實時交易數據

文 / 小蕭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消息稱,中國對數據的打壓蔓延至實時股票信息。中國三大交易所計劃從5月中旬開始停止披露實時交易量數據,聲稱此舉旨在抑制市場波動,但這也引發了投資者對數據透明度的擔憂。

交易時間內,公開市場將不再提供深滬兩市境外投資者買入、賣出和總成交量的實時數據。新規則將適用於自2014年起實施的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重要貿易聯系。

(來源:Nikkei Asia)

深圳和上海交易所是內地兩個主要證券交易所,截至周一,A股市值為71.2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9.84萬億美元。 A股是中國公司股票,以人民幣交易。由於中國對外國投資的限制,這些股票的交易此前主要限於國內投資者,只有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才能參與。自2014年開通交易以來,外國散戶投資者可以通過香港購買這些股票。

交易所周五表示,只有當個股跌破30萬股時,才會顯示實時賣空餘額。當每日配額餘額低於30%時會顯示實時配額餘額,其他時間狀態會顯示為“可用”。

港交所沒有給出具體日期,僅表示將在4月12日後“大約一個月”實施這些限制。

實時數據對於基金經理,尤其是對衝基金衡量流動性並及時執行至關重要。它還被中外媒體廣泛使用來報道交易時段外國投資者的情緒。此舉可能會進一步削弱中國股市的可投資性,以及香港作為股市門戶的地位。 收市後,仍可獲取每日數據。

新規定是在同一天晚上宣布的,這是中國國務院繼2004年和2014年之後第三次發布自上而下的市場指導方針。收緊內地市場的高頻交易是一個重點領域,同時加強了新上市檢查。 根據周五發布的問答形式的官方新聞稿,深圳交易所監管機構表示,削減實時披露的舉措旨在統一投資者的做法,以確保“公平地獲取信息”。

深圳交易所的聲明稱,目前的做法“也與歐洲和美國等主流市場的普遍做法不同,歐洲和美國等主流市場在交易時間內不披露某些類型投資者的實時交易信息”。

深圳當局表示,目前的披露安排最初是為了通過連接香港和內地交易所的渠道讓投資者了解配額使用情況,但A股的做法有所不同。

然而,投資者認為此舉是為了加強數據透明度。

富布萊特證券(Fulbright Securities)駐香港研究總監Stevan Tam表示:“減少有關互聯互通交易的披露會降低市場的透明度和可見度,我認為這對外國和本地投資者來說都不是一個好舉措。”

他續稱:“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盡量減少對A股市場情緒的潛在負面影響。”

一家外國對衝基金駐華高管表示,此舉旨在減少市場波動。“該數字表明了可能影響投資者和機構投資情緒的發展方向。”

這位高管表示:“這就像中國總理李強不再主持新聞發布會一樣。”

他指的是長達數十年的傳統的結束,這種傳統為探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為數不多的機會。

他說:“許多人認為這一系列事態發展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而一些人則認為這些事態發展具有中國特色。”

“對於一些管理者來說,他們別無選擇。我們只能作為參與者遵守遊戲制作者的規則。”

與“國際標準”保持一致已成為近期數據披露中一些最重要變化的廣泛采用的理由。

這被用作中國調整青年失業率計算的理由,官方表示,國家統計局在時隔五個月後於1月份重新披露失業青年數據時,根據“國際標準研究和各國經驗”,將16至24歲之間的全日制學生排除在外。

盡管海外投資者周一購買了相當於81億元人民幣的股票,但一些人表示,這可能是由於中國機構海外分支機構的競購,而外國投資者尚未因經濟擔憂而回來。截至周二上午,境外投資者已淨賣出40億元人民幣的股票。

Tam說:“監管機構對此保持關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經濟仍然疲軟,通貨膨脹率很低,而且人民幣正在貶值。”

他表示,經濟和企業盈利數據需要足夠高,才能證明外國投資者有理由向市場進行更多投資。

以Kinger Lau為首的分析師在高盛周日報告中寫道,外國投資者最近樂觀地縮小了對中國的“減持”差距。美國銀行分析師表示,前三個月好於預期的經濟增長以及約2000億元人民幣的新增國有資本支撐股市,推動了股市的複蘇。

然而,美國銀行在報告中表示,基金經理和專注的中國投資者,包括新興亞洲和亞洲共同基金,對圍繞緊縮的房地產市場和升高的地方政府債務上保持普遍謹慎。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