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俄羅斯總統普京計劃在5月訪問中國,尋求加強與中國的關系。他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周訪華之際透露決定,後者正敦促中國官員停止出口機床和其他對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有用的商品。
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普京這一消息標誌着俄羅斯和中國“無限夥伴關系”的最新跡象,這種關系在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前幾周就被吹捧,此後通過政策和公開聲明得到加強,而且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
(來源:SCMP)
“計劃於5月進行訪問,”普京周四(4月25日)在莫斯科商業論壇上表示,但沒有詳細說明。
這位自2000年開始執政的俄羅斯領導人,最近一次訪問中國是在2023年10月。
報道提到,在普京訪問之前,美國可能會重申對中俄關系軌跡的擔憂。
據白宮通報,美國總統拜登在4月初的電話中就中國政府對俄羅斯的持續支持向中國發出警告。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其他拜登政府高級官員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布林肯本周會見外交部長王毅,並可能與中國領導人會談,預計將加強美國的擔憂。
盡管中國因擔心美國、歐洲、英國和其他國家的二次制裁而不再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裝備,但它仍然以不同的方式支持這個鄰國。
其中包括在聯合國的外交上,經濟上通過購買俄羅斯石油並供應非軍事和軍民兩用商品,並在言辭上傳遞支持性信息。
隨着中俄兩國加強軍事合作和演習,並擴大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西方領導人對中俄動態越來越感到警惕。
在西方對其軍事進攻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的情況下,俄羅斯在經濟上越來越依賴中國。美國官員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如無人機和導彈技術、衛星圖像設備、重型卡車和機床正在運往俄羅斯,鞏固了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受益於廉價的俄羅斯能源進口和低迷的自然資源價格,據報道包括通過俄羅斯東線天然氣管道輸送穩定的天然氣。
所有這一切導致北京采取了微妙的路線,西方國家威脅要制裁中國的銀行和企業與俄羅斯的貿易。
據俄媒3月份報道,中國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已停止接受來自俄羅斯的人民幣付款。作為回應,克里姆林宮指責西方對中國企業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中美關系遇到了新的障礙,美國國會本周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中國公司字節跳動旗下的流行社交媒體應用程序TikTok要麼掛牌出售,要麼退出美國本土涉嫌國家安全擔憂的市場。
布林肯的上海和北京之行預計將持續到周六。
盡管其他國家都施壓,中國方面卻不願譴責莫斯科對烏克蘭的攻勢,而是呼籲各方和平,並提出自己作為潛在的調解人。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本月早些時候表示,中國的和平計劃是迄今為止任何國家提出的最合理的計劃,批評者稱其“含糊”。
拉夫羅夫說:“這是偉大的中華文明提出討論的合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