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商務部周日(5月19日)對原產於歐盟、美國、日本和台灣地區的聚甲醛共聚物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這是一種工程塑料。報告稱,調查應在一年內完成,但可能會延長六個月。
據中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這些塑料可以部分替代銅和鋅等金屬,並具有多種應用,包括汽車零部件、電子產品和醫療設備。
(來源:Reuters)
所謂的傾銷,是指以低於國內市場的價格向國外銷售的行為。
路透社報道,負責監督歐盟貿易政策的歐盟委員會表示,在決定下一步行動之前,將仔細研究調查內容。
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希望中方確保此次調查完全符合世貿組織的所有相關規則和義務。”
中國的塑料調查是在與美國和歐洲發生更廣泛的貿易爭端之際進行的。
美國上周宣布大幅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計算機芯片、醫療產品和其他進口產品的關稅。
知名金融博客ZeroHedge周初對比了新舊中美關稅,除了電動車行業上調100%影響最大,其他12個行業領域也深受衝擊。文章強調,301條款關稅依然強勁。
延伸閱讀:一張圖看中美新舊關稅:電動車上調100%影響最大 12個行業領域受衝擊!
在中國宣布調查之前,歐盟也對中國給予其工業的補貼進行了類似調查。
周五,歐盟對中國馬口鐵發起貿易調查,這是歐盟對中國出口進行的一系列貿易和補貼調查中的最新一起。
今年4月,歐盟還對中國政府采購醫療器械展開調查,懷疑中國對歐洲公司采取“歧視性”做法。
中國立即做出反應,指責歐盟發出“保護主義信號”,並且“針對中國公司”。
最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委員會去年9月啟動了一項調查,以決定是否對懷疑受益於國家補貼的更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關稅。
中國方面認為,美國和歐洲最近關注中國產能過剩給其他經濟體帶來的風險是錯誤的。
中國官員表示,這些批評低估了中國企業在關鍵行業的創新,誇大了國家支持推動其增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