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央行顧問“罕見”批評國家經濟政策!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美媒:中國央行顧問“罕見”批評國家經濟政策!

文 / 小蕭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彭博社報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顧問黃益平罕見批評國家經濟政策過於保守,敦促政府加大財政刺激力度並促進通脹。他主張設定一個堅定目標,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提高到2-3%,認為經濟現在“易降溫難升溫”。

黃益平是中國知名經濟學家,也是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據騰訊財經文章援引他的話稱,中國應改變“重投資輕消費”的政策理念。他表示,政府應采取措施刺激消費,比如允許農民工在城市定居,以及直接把錢發給老百姓。

(來源:Bloomberg)

“經濟進入了新階段,消費、出口甚至投資等總需求都不再像以前那麼強勁,”他繼續說。“這實際上給宏觀經濟政策帶來了新的挑戰。”

今年,中國經濟複蘇之路艱難前行。由於消費支出疲軟掩蓋了強勁的出口表現,經濟增長意外放緩至五個季度以來的最慢水平。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數月徘徊在接近零的水平,表明通貨緊縮壓力持續存在。

他還主張設定一個堅定的目標,將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提高到2-3%,並圍繞這一目標制定政策。他強調了引導市場預期的重要性。政策制定者將高通脹視為一個持續的威脅,過去十年來經常設定將年度CPI增長限制在3%的目標。

“現在經濟容易降溫,很難升溫,如果真的陷入低通脹陷阱,後果會很嚴重,”黃益平解釋道。

路透社報道,中國刺激家庭支出的努力預計將幫助經濟實現政府設定的2024年約5%的增長目標,但當局可能必須從明年開始為消費者做更多事情,否則就會接受增長放緩。

分析人士表示,貿易緊張局勢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使得中國方面未來幾年除了加大消費刺激措施外別無選擇,但“漸進式措施”的模糊承諾似乎難以達到預期。

以舊換新計劃是中國首次通過債務融資直接支持全國家庭消費的舉措,僅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12%。花旗分析師表示,在明年可能面臨更強勁的外部逆風的情況下,進一步刺激消費是“可行的”。

(來源:Reuters)

報道提到,這種“冰箱而非橋梁”的轉變源於人們對中國貿易主導地位日益增長的不安,這種不安已促使美國、歐洲以及從土耳其到印尼的新興經濟體對中國產品提高關稅並設置其他壁壘。

此外,隨着中國加大對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的審查力度,當局對債務融資項目也越來越謹慎。中國的大部分財政刺激措施仍用於投資,但回報正在減少,而這些支出已使地方政府背負了13萬億美元的債務。

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發行了1.49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0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特別債券,僅為全年限額的38%,這使得中國的財政狀況出乎意料地緊縮。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經濟顧問表示:“真正好、能帶來穩定收入的項目越來越少了。”

展望後市,路透社寫道:“中國的出口前景可能繼續惡化,特別是如果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因為這位美國前總統威脅對所有中國商品征收高達60%的關稅。”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