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正考慮允許房主對高達5.4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進行再融資,以降低數百萬家庭的借貸成本並刺激消費。該計劃將允許房主轉換銀行以獲得更便宜的貸款,房地產低迷拖累消費和家庭財富。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根據該計劃,房主將能夠在2025年1月之前與目前的貸款機構重新協商條款,而銀行通常會在明年1月重新定價抵押貸款。知情人士表示,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他們還將首次被允許與其他銀行進行再融資。
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鼓勵降低抵押貸款成本,銀行也罕見地下調了首套住房抵押貸款利率,此後當局正在加大力度降低抵押貸款成本。知情人士稱,目前尚不清楚最新的措施是否適用於所有住房。
盡管較低的抵押貸款利率將損害中國國有銀行的盈利能力,但當局正面臨着阻止中國房地產市場放緩的新壓力。
本周,一系列消費品公司財報令人失望,瑞銀集團經濟學家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加劇了人們對前景惡化的擔憂。此次降級反映出全球銀行正在形成一種共識,即中國可能無法在2024年實現5%左右的增長目標。中國上一次未能實現這一目標還是在2022年,當時正值新冠疫情封鎖和政策突然變化。
(來源:Bloomberg)
新計劃針對的是現有房主,由於今年新購房者享受到了基準利率的大幅下調,現有房主被排除在外。
如果獲得批準,該政策可能會比預期更快地減輕抵押貸款負擔。盡管中國今年已將平均抵押貸款成本推至曆史最低水平,但大多數家庭並未從中受益,因為銀行要到明年才會對現有貸款重新定價。
近年來,中國為降低抵押貸款成本而采取的有力措施大多幫助了新購房者。作為長期抵押貸款基準的5年期優惠利率在7月份降至3.85%。5月份,央行取消了全國範圍內針對首套和二套房的抵押貸款利率下限。此前,一些大城市允許之前有抵押貸款的購房者享受較低的利率,即使已全額還清。
這種差距引發了一波提前還貸的浪潮,近年來,這給放貸機構帶來了壓力。房主利用廉價的消費貸款來提前償還抵押貸款,而這種做法是監管機構禁止的。
瑞銀表示,盡管中國自2022年底以來一直在放松政策以重振房地產市場,但這些措施的實施進展緩慢,影響有限。這家瑞士銀行表示,疲軟的房地產市場對整體經濟的拖累將比預期的更大,包括通過家庭消費。
房地產危機已進入第四個年頭,拖累了從就業市場到消費和家庭財富等各個領域。盡管7月份零售額超出預期,但這主要是由於季節性上漲,仍遠低於疫情前的趨勢。
抵押貸款計劃將進一步給中國銀行帶來壓力,而中國政府一直依賴這些銀行來重振疲軟的經濟。銀行業正努力應對利潤率創曆史新低、盈利下滑的問題。
截至3月底,中國個人抵押貸款未償還餘額為38.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5.4萬億美元,在中國銀行中被視為優質資產。根據銀監會提供的最新公開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90%以上的未償還抵押貸款為首套住房。
截至6月底,銀行淨息差跌至1.54%的曆史最低水平,遠低於維持合理盈利能力所必需的1.8%的門檻。
(來源: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