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重磅!美國新聞周刊:俄羅斯悄悄對盟友中國征收貿易關稅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俄重磅!美國新聞周刊:俄羅斯悄悄對盟友中國征收貿易關稅

文 / TIER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新聞周刊》上周六(2月1日)報道稱,俄羅斯悄悄地對其盟友中國征收貿易關稅。報道提到,嚴重依賴俄羅斯作為最大出口市場的中國汽車制造商,如今面臨着大幅增稅。

(截圖來源:美國《新聞周刊》)

《新聞周刊》通過電子郵件聯系了俄羅斯和中國外交部,請其置評。

俄羅斯2022年前的汽車市場排名全球前十,其中大多數汽車由西方公司生產。在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這些品牌紛紛撤離,這對俄羅斯汽車制造商造成沉重打擊,並留下一個空白,很快被吉利(Geely)和奇瑞(Chery)等中國汽車公司填補。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隨着中俄在外交和軍事方面加強聯系,雙邊貿易達到新的高度,去年達到創紀錄的2448億美元。中國在俄羅斯汽車市場的份額也從2021年的不到10%飆升至2023年的60%以上。

中國汽車進口的大量湧入引起俄羅斯的擔憂——就像歐盟對電動汽車的擔憂一樣——擔心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將導致其低成本產品在競爭中超過俄羅斯本土產業。

作為回應,莫斯科在10月份將進口汽車的“報廢稅”提高70%至85%,具體稅率取決於發動機的大小。

俄羅斯在201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開始征收汽車報廢稅。官方稱,該稅旨在覆蓋車輛報廢後的回收和處理成本,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然而,在實踐中,該稅被用作保護國內制造商和鼓勵外國汽車制造商在俄羅斯建立本地生產的工具。

榮鼎咨詢(Rhodium Group)智庫中國企業咨詢團隊的高級分析師Gregor Sebastian在去年12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雖然俄羅斯想要中國汽車,但它現在堅持要求汽車制造商在俄羅斯生產。這種抵制表明,即使是中國的親密地緣政治盟友也不願成為中國過剩產能的傾倒場。”

Sebastian表示,從2025年1月起,回收費用占價格的四分之一以上。這意味着,對大多數原始設備制造商而言,俄羅斯的回收費比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的反補貼稅還要昂貴。

美國《新聞周刊》稱,中國當局已指示當地企業“充分評估”關稅上調的“潛在影響”,並相應調整其定價策略或促進在國外市場的本地化。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