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企業呼籲采取更具體行動的背景下,中國正再次努力提振外國投資。
2月19日,政府發布《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旨在促進外資對國內電信和生物技術行業的投資。該文件提出,要在政府采購領域制定更明確的標準,這一直是外資企業在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並制定計劃逐步允許外資進入教育和文化領域。
“我們期待看到這一計劃能夠以切實的方式實施,並帶來實際的利益,”中國歐盟商會主席Jens Eskelund周四在一份聲明中說。
該計劃發布之際,商務部披露1月份外商直接投資下降13.4%,降至975.9億元人民幣(約合134.6億美元)。萬得資訊提供的官方數據顯示,在經曆了至少連續八年的年度增長之後,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在2024年暴跌了27.1%,在2023年下降了8%。
政府表示,要確保2025年所有措施得以實施,並有效提升外資信心。商務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發布了這一行動計劃。
美國商會中國區主席Michael Hart表示,“我們感謝中國政府認識到外資企業在中國經濟中的關鍵作用,並期待就我們的成員面臨的主要挑戰以及如何確保市場準入更加公平展開進一步討論。”
中國美國商會上月發布的最新會員調查發現,正在考慮或已經開始將生產或采購業務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地區的比例達到創紀錄水平。去年的調查發現,會員們發現在中國賺錢比新冠疫情前更難了。
自疫情以來,中國的消費者支出一直低迷,最近幾個月的零售額僅以較低的個位數增長。與此同時,與美國的緊張關系升級,白宮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並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
“非常強有力的信號”
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Xiaojia Sun指出,盡管計劃中有許多內容去年已公開提及,但像允許外資公司通過國內貸款購買本地股權這樣的內容相對較新。
她還強調了該計劃呼籲支持外國投資者參與中國並購的能力,並指出這可能有利於海外上市。Sun的業務涵蓋公司、並購和資本市場。
不過,最大的疑問依然是中國是否能夠執行這一計劃。
Sun認為,“這個行動計劃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信號”,她預計北京將會貫徹落實,並表示該計劃的發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企業家們的高層會晤相呼應。
2月17日,習近平會見了包括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在內的企業家。近年來,監管打壓和未來增長的不確定性導致了商業信心和外資情緒的下降。
花旗分析師早前指出,中國需要在反制關稅和穩定外資之間找到平衡。分析師表示,“我們認為,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可能會對將美國(跨國公司)作為對美國關稅的一種報複持謹慎態度”,因為外資帶來了技術和知識,創造了就業和收入,推動稅收增長。
商務部官員也罕見地承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外資流入的影響,包括一些公司決定多元化投資,不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他們還指出,外商投資公司貢獻了該國近7%的就業機會和約14%的稅收。
此前,中國商務部關於外國直接投資下降的官方評論往往只關注大多數外國企業對在華長期前景的樂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