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房地產市場再現利空,全球基金連續第四年淨拋售中國商業地產,由於中國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且全球借貸成本上升削弱了資本收益的潛力,外國投資者的撤離速度加快。
據MSCI統計,由於風險偏好減弱,去年投資者購買了價值59億美元的辦公樓、酒店、工業和零售地產,為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MSCI追蹤價值至少1000萬美元的房地產交易。投資者還同時出售了69億美元的資產。
(來源:SCMP)
去年淨賣出9.69億美元,使2021年至2024年累計流出量達到112億美元,超過前兩年淨流入量的總和。MSCI數據顯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基金在除工業資產外的所有領域都是淨賣家。
MSCI亞洲房地產研究主管Benjamin Chow表示:“寫字樓市場迎來大量新供應,這意味着現有寫字樓面臨入住率和租金的下行壓力。”
他補充說,自2022年底利率上調以來,“投資者的收購意願有所減弱”,他們可能會觀望,直到價格穩定下來。
(來源:SCMP)
寫字樓曾是押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基金青睞的對象,但隨着空置率上升,寫字樓首當其衝受到衝擊。2024年,寫字樓淨出售金額達19億美元,是所有商業資產類別中最大的。
據彭博社報道,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黑石集團2月份將粵港澳大灣區的三個物流項目出售給平安保險集團。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1月份將其在四個購物中心的49%股份出售給國有企業大家保險。
盡管商業地產方面仍疲軟,但中國房地產似乎出現拐點跡象。
瑞銀報告顯示,中國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市場企穩跡象正在增強,包括2025年2月現房交易在政策未放松的情況下出現回升,一線城市庫存月數降至一定水平以下,土地拍賣溢價上升。
瑞銀預計中國房地產價格將在明年初企穩,並將2025-26年一手房銷售預測上調7-16%,現房銷售預測上調7-10%。
新加坡Business Times指明一個市場關鍵指標,今年中國股市大幅上漲後,市場參與者表示,股市能否更持久地上漲將取決於全球基金的真正回歸。
(來源:Business Times)
策略師們表示,如果外國多頭基金加入進來,在中國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DeepSeek的技術突破和美國例外論的退卻的推動下,此次漲勢可能具有更強的持久力。
高盛策略師Kinger Lau在報告中寫道:“本輪牛市的持續時間還取決於全球共同基金在多大程度上可能會重新燃起對中國股市的興趣,而此前幾次上漲行情中,全球共同基金都沒有參與其中。”
盡管上個月MSCI中國指數上漲12%,但主動型基金仍在繼續拋售股票,這表明他們對市場的長期前景更加懷疑。中金公司表示,今年外資流入主要是由被動資金以及亞洲和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的輪動所推動。
過去幾年,中國股市出現過多次虛假的曙光,由於缺乏外資的強力參與,刺激措施推動的反彈僅持續了幾個月。即使估值誘人,對持續通縮壓力和地緣局勢不確定性的擔憂也使股市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