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傳大消息!英國金融時報:在與美國貿易戰之際 中國增加對戰略礦產的政府資助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美傳大消息!英國金融時報:在與美國貿易戰之際 中國增加對戰略礦產的政府資助

文 / TIER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英國《金融時報》周四(3月20日)報道稱,在與美國的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決策者加大力度實現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資源自給自足的目標,因此中國正在加大對國內礦產勘探的政府支持。

(截圖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對官方公告的分析顯示,過去一年,中國34個省級政府中,至少有一半(包括新疆等資源主要產區)宣布增加補貼或擴大礦產勘查準入。

隨着對全球戰略礦產的控制成為中美之間爭論的焦點,兩個超級大國開始爭奪半導體、電動汽車、機器人和導彈等先進技術所需的資源,資金投入也隨之增加。

中國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探管理司司長熊自力今年對記者表示:“礦產勘查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顯著增強了保障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能力。”

熊自力補充說,新的礦產勘探計劃密切關注提高國內能源資源和“戰略性”礦產。

在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追蹤的44種關鍵礦產中,中國是其中30種的全球最大生產國。

為了削弱北京方面對該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一直優先考慮國內采礦,以及在格陵蘭島、烏克蘭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國外開采關鍵礦產。

(截圖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自2012年成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以來,習近平一直致力於中國在科技領域的自力更生。

在中美緊張局勢升級的背景下,這一舉措變得更加迫切,習近平已轉向鞏固供應鏈,並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新興高科技。

北京的礦產供應鏈是其與美國進行貿易和技術戰的關鍵地緣政治籌碼。自2022年以來,中國政府每年投入逾1000億元人民幣(合138億美元)用於地質勘探,這是十年來最高的三年。

過去一年,作為對美國限制對華技術出口的回應,中國還加強對戰略礦產出口的控制,其中許多礦產對芯片制造至關重要,包括镓、鍺、銻、石墨和鎢。

北京咨詢公司Trivium China副總監Cory Combs表示,無論大宗商品市場周期如何,中國都會為國內采礦業提供補貼、稅收優惠和其他形式的支持。

Combs說:“從嚴格的市場意義上講,這是浪費。但從政治和經濟安全意義上講,這根本不是浪費,這是值得的。在北京方面看來,錢不是唯一的問題。”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