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根據路透社周二(10月5日)報道,安格拉-默克爾擔任16年的德國總理期間,引導德國度過了許多危機,但她也留下了一個棘手的“遺產”,她未能解決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的一些深層結構問題。盡管有一個不間斷增長和預算盈餘的“黃金十年”,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德國忽視了其公共基礎設施,以及對數字化的投資太少。
Ifo經濟研究所是一家位於慕尼黑的研究機構。Info作為德國最大的經濟智囊團之一,它分析經濟政策,並因其每月的德國Ifo商業環境指數而廣為人知。Ifo研究所預測,2022年德國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驚人的5.1%,這是德國統一後90年代初經濟繁榮以來最強勁的增長率。這種異常強勁的增長前景主要是由於新冠疫情限制放開後,德國經濟的快速恢複和追趕效應。但在光鮮的表面下,事情看起來並不那麼順利。如果德國想避免在未來幾年進一步落後,即將成立的聯合政府必須解決這三個挑戰。
1.數字化
在默克爾的領導下,德國在數字化方面已經進一步落後。位於柏林的歐洲數字競爭力中心,在德國大選前不久的9月公布一項調查結果:在20個主要工業化國家和新興國家(G20)中,德國排名第18位。德國政府通過全國性網絡提供快速互聯網的目標還很遙遠。光纖電纜仍然太少,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德國在5G移動通信的擴展方面也很落後,在某些地區拖累了中小型企業。德國也缺乏IT專家。根據行業協會Bitkom的數據,目前有86000個IT專家的職位空缺。Bitkom說,每10家公司中就有7家抱怨缺乏IT專家,60%的公司預計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會惡化。
2.芯片短缺
在新冠危機之後,由於缺乏半導體和其他部件,德國強大的汽車工業正在努力提高產量。由於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幾乎完全依賴來自亞洲和美國少數制造商的芯片,供應鏈中斷暴露了德國公司商業模式的一個致命弱點。Ifo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9月份有77.4%的工業公司報告說難以采購中間產品和原材料。在汽車公司中,這一數字躍升至前所未有的97%。微芯片和其他工業部件的短缺正在阻礙今年的經濟複蘇,迫使高管和決策者重新考慮供應線路,並試圖減少對少數亞洲和美國供應商的依賴。德國和法國與歐盟行政部門結盟,希望將數十億歐元投入國家援助計劃,以支持當地芯片工廠的建設和下一代半導體的發展。
3.老齡化的社會
德國在經過幾十年相對較低的出生率和不均衡的移民政策,德國的老齡社會進一步升級。面對一個迅速老齡化的社會和不斷萎縮的勞動力,默克爾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采取更多措施改革公共養老金制度和使移民規則更加靈活的呼籲。根據默克爾的第一屆聯合政府在2006年制定的現有規則,德國人可以在不削減的情況下領取全額國家養老金的年齡正在逐漸從65歲上升到67歲,直到2031年。政府的一個經濟顧問小組建議到2042年將年齡門檻進一步提高到68歲。但這一建議被即將離任的財政部長奧拉夫-肖爾茨(Olaf Scholz)拒絕,他將接替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的位置。
根據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的數據,德國的就業高峰可能會在2023年達到,有近4600萬人在工作。此後,預計離開勞動力市場的人將多於進入市場的新工人。這意味着,從2026年起,德國每年將失去約13萬名的勞動力。預計在2026年底,勞動力的萎縮將使正常產能利用率下經濟產出的可能增長降至0.9%以下,大大低於1.4%的長期平均水平。專家說,老齡化問題可以通過增加移民、提供更好的托兒服務、延長工作年齡等措施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