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前,約翰遜宣布辭去英國保守黨黨首和首相職務,全球領導對此反應不同。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周四(7月7日)決定辭去保守黨領袖一職,為新首相接任鋪平道路。這一決定引發了世界各國領導人的不同反應。
在發生一系列醜聞和內閣大臣大批辭職後,約翰遜辭去了保守黨黨魁一職。他在世界舞台上引發了意見分歧,引發了許多國家及其領導人的強烈反應。
以下是主要的幾個:
美國
美國總統喬·拜登表示,美國將繼續與英國密切合作,包括共同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的侵略。
“英國和美國是最親密的朋友和盟友,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特殊關系仍然牢固而持久,”拜登說。
“我期待着繼續與英國政府的密切合作,”他補充說。包括“在烏克蘭人民抵禦普京對他們民主的殘酷戰爭時,保持一種強大而團結的方式來支持他們,並讓俄羅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前歐盟脫歐談判代表
在英國與歐盟多年的緊張關系之後,在英國脫歐支持者辭職後,歐盟看到了改善關系的希望,但謹慎情緒仍存在。
歐盟委員會在公開場合對英國的政治動蕩避而不談,而布魯塞爾周圍的其他國家則高談闊論。
“鮑里斯·約翰遜的離開掀開了英國與歐盟關系的新篇章,”歐盟前英國退歐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在推特上寫道。“希望它更有建設性,更尊重所做的承諾,特別是在北愛爾蘭的和平與穩定方面,並與歐盟的夥伴更友好。因為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一起做。”
烏克蘭
基輔稱,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致電約翰遜表達了他的悲傷。
“我們都懷着悲傷的心情消化這個消息。不僅是我,而且整個烏克蘭社會都非常遺憾,”基輔援引澤倫斯基的話說,重申了烏克蘭人對英國首相自俄羅斯入侵以來的支持是多麼感激。
在西方,約翰遜一直被視為烏克蘭最直言不諱、最狂熱的支持者之一。
愛爾蘭
愛爾蘭總理Micheal Martin表示,約翰遜辭職的決定是一個重啟緊張關系的機會。
馬丁補充稱,近年來都柏林和倫敦之間的關系“持續緊張並受到挑戰”,尤其是在英國控制的北愛爾蘭,圍繞英國退歐後的特殊貿易安排發生了衝突。
“我們現在有機會回到夥伴關系和相互尊重的真正精神,這是鞏固《耶穌受難日協議》所取得的成果所必需的,”Martin說。
1998年的和平協議結束了英國統治北愛爾蘭數十年的流血衝突,但由於英國退歐而日益緊張。
俄羅斯
克里姆林宮表示,希望“更多專業人士”在英國掌權。
“我們希望英國有一天能有更多專業人士掌權,他們可以通過對話做出決定。”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但就目前而言,希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