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炮火仍在轟擊着烏克蘭的防禦陣地,俄軍正緩慢前進。但在這片廣闊的頓巴斯煤田的地表下,仍在運轉的礦工越來越少,他們開采的燃料象征着烏克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克里姆林宮正在掠奪這個國家的經濟基石——自然資源。
經過近6個月的戰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至少為其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回報:擴大了對歐洲一些礦產最豐富土地的控制權。烏克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鈦和鐵礦石儲量,還有未開發的鋰礦和大量的煤炭儲量。總的來說,它們價值數萬億美元。
數十年來,這些煤礦一直為烏克蘭關鍵的鋼鐵行業提供動力。這些煤礦的最大份額集中在東部,莫斯科在那里取得的進展最大。加拿大地緣政治風險公司SecDev為《華盛頓郵報》撰寫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這讓它們以及大量其他有價值的能源和礦藏落入了俄羅斯人手中,這些礦藏用於從飛機零部件到智能手機的各種用途。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從戰略上講,不讓烏克蘭擁有自己的煤炭資源損害了該國的經濟,迫使基輔進口煤炭來維持城鎮的照明。如果克里姆林宮成功吞並它所占領的烏克蘭領土——美國官員相信它將在未來幾個月努力做到這一點——基輔將永久失去其近三分之二的礦藏。
烏克蘭還將失去天然氣、石油和稀土礦藏(對某些高科技部件至關重要)等大量其他儲備。
總部位於基輔的經濟智庫GMK的首席執行官津琴科(Stanislav Zinchenko)說,“最糟糕的情況是,烏克蘭失去土地,不再擁有強勁的大宗商品經濟,變得更像波羅的海國家之一,一個無法維持工業經濟的國家。”“這就是俄羅斯想要的。削弱我們。”
上個月底,在頓巴斯地區1200英尺深的礦井里,滿身煤灰的工人們帶着一種緊迫感在開采着煤礦。從牆里挖出來的煤為附近的發電廠提供燃料,這是因戰爭而變得緊張和脆弱的電網的一部分。
“那些留在前線戰鬥的人在這里為我們戰鬥,”29歲的挖掘機操作員尤里(Yuri)說。“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獲取煤炭。國家需要它。”
烏克蘭損失12.4萬億美元的財富
眾所周知,烏克蘭是一個農業大國。但作為原材料母礦脈,在120種最廣泛使用的礦物和金屬中,烏克蘭有117種,它還是化石燃料的主要來源國。官方網站不再顯示這些礦藏的地理位置,政府此前以國家安全為由,在早春把他們撤了下來。
然而,SecDev的分析顯示,烏克蘭價值至少12.4萬億美元的能源儲備、金屬和礦產現在都在俄羅斯的控制之下。這一數字占該公司審查的2209處礦藏價值的近一半。除了全國63%的煤炭儲量外,莫斯科還奪取了全國11%的石油儲量、20%的天然氣儲量、42%的金屬儲量、33%的稀土和包括鋰在內的其他重要礦物儲量。
其中一些是在莫斯科2014年吞並克里米亞期間,或是在烏克蘭政府與俄羅斯支持的東部分裂分子進行了八年戰爭期間被占領的。
然而,自2月份入侵開始以來,克里姆林宮一直在穩步擴大其持有的資產。根據SecDev和烏克蘭礦業和鋼鐵行業高管的說法,它已經占領了41個煤田、27個天然氣場、14個丙烷場、9個油田、6個鐵礦、2個鈦礦場、2個鋯礦場、1個鍶礦場、1個鋰礦場、1個鈾礦場、1個金礦場和一個以前用於烏克蘭鋼鐵生產的重要石灰石采石場。
烏克蘭地質調查局局長奧皮馬克(Roman Opimakh)說,政府仍在評估戰爭對該國礦產資源的影響。但考慮到烏克蘭東部和南部有多少原材料,他暗示,損失的儲備價值超過了獨立分析得出的總和。
該國的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氣儲備仍在其控制之下。但對西歐而言,俄羅斯在烏克蘭擴大地盤的舉動無異於戰術上的挫折。
SecDev聯合創始人穆加(Robert Muggah)表示:“俄羅斯占領烏克蘭領土對西方能源安全有直接影響。”“除非歐洲能夠迅速實現油氣來源多樣化,否則他們將繼續高度依賴俄羅斯的碳氫化合物。”
最大的威脅是烏克蘭的未來。2014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烏克蘭損失了大約7%的土地,西方在能源和礦業領域的關鍵投資被嚇跑了。當前的戰爭也產生了同樣的影響。
例如,波蘭-烏克蘭投資公司Millstone & Co於2021年與一家澳大利亞礦業公司達成了一項協議,將積極勘探兩個未開發的鋰礦。Millstone管理合夥人熱爾諾夫(Mykhailo Zhernov)說,戰爭一開始,這些公司就凍結了這些計劃。
其中一處被農田覆蓋的礦藏現在離前線如此之近,以至於熱爾諾夫仍不確定它是在烏克蘭還是俄羅斯的控制之下。在那里建立鋰電池工廠的初步計劃也被擱置。
分析人士表示,由於投資者質疑開采的可行性,烏克蘭政府去年出售的其他礦藏的許可證目前正以大幅折扣交易。
“烏克蘭人每天都在失去他們的經濟,”熱爾諾夫說。“我知道許多投資者此前已開始地質學研究,但他們因為(戰爭)而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