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家族第三代低調登場,曾留學倫敦,回香港後還參與收購英國房企。
據港媒近日報道,李嘉誠長子李澤钜的長女李思德(原名李燕寧),英文名Michelle,已正式加入家族上市企業工作。
出生95後、現年27歲的李思德目前任職長實企業業務發展部經理,並於2023年6月23日首次就集團收購英國項目作公開回應。
上周五(6月23日),長江實業集團發布公告稱,其收購英國大型上市社會住房供應商Civitas Social Housing的交易已達成條件,因此宣布該收購要約轉為無條件,並提出後續將Civitas私有化。
根據此前5月發布的公告,長實集團此次總收購價約4.85億英鎊(約48.11億港元,44.33億元人民幣),即每股現金代價80便士(約7.94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長實6月23日發出的新聞稿特意引述了李思德的回應,她表示:“很高興已取得逾64% Civitas Social Housing已發行股本。由於反應理想,集團決定將是次交易的表決權水平由75%下調至逾50%。是次收購要約將繼續維持一段時間。與此同時,我們將籌備進行財務結算的行政程序。”
同時,長實特別項目總監趙汝成補充說,集團對Civitas Social Housing的業務已感興趣一段時間,基於其財務及社會意義。此次全面收購計劃之成功,使集團更進一步涉足該行業,同時為集團再增加一項具備穩健收入及可靠回報的資產,擴充集團的環球房地產資產組合。
事實上,這個李嘉誠家族收購英國政府福利房公司Civitas的交易,我們之前就預告過,基本已蓋棺定論沒啥新意,相反,李嘉誠孫女借由這筆交易出場,倒惹起市場注目。
這一次,27歲的李思德從幕後走到台前,正式加入家族上市企業工作,出任長實企業業務發展部經理,並就收購英國項目作公開回應。
關於李嘉誠家族的繼承人,社會各界一直眾說紛紜。作為李嘉誠的長孫女,李思德一直被傳是李家的第三代接班人,也難怪她的首次正式亮相就引發了轟動。
李思德1996年出生於中國香港,一直在李嘉誠身邊長大,後來遠赴英國求學。
2017年,留學歸來的李思德出任慈山寺董事,後又陸續擔任用於投資加拿大鈾礦的離岸公司董事、李嘉誠私人持有的“兆豐地產有限公司”董事、Express Motor董事,進一步參與家族旗下上市公司生意。
說到這兒,相信大家都對這位李家第三代繼承人感到好奇:
作為李嘉誠最大的孫輩,李思德度過了怎樣的童年?
她當年在英國的學習、生活怎麼樣?
27歲的人生經曆又是如何成就了她,年紀輕輕時就擔任了家族企業的重要職務?
下面,我們就把目光聚焦於李思德鮮為人知的成長經曆。
李嘉誠第三代的領頭羊,因父親遭綁架被家族保護22年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李嘉誠第三代共有7名成員,長孫女李思德最先曝光,也最先參與公司業務。
1996年2月出生的李思德原名李燕寧,她的爸爸李澤钜出席中華總商會酒會時曾表示:“燕為謙虛、幸運、吉祥,而寧則為心安、舒適,希望女兒能夠如其名謙虛、幸福和平安。”
李思德出生時正處在李嘉誠的事業上升期,年近古稀的他以超100億美元的身價雄踞香港頂級富豪圈,長子李澤钜的接班之路也十分順暢,自然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
女兒出生不久後,李澤钜就遭遇了綁架。綁匪開出20億贖金,揚言不拿錢就撕票,幸好李嘉誠花費10億港元贖回了兒子。
這次事件讓李嘉誠十分重視李思德的安全。自出生後,她每次出門都是帽子墨鏡口罩一件不落,更是被幾十個特種兵退役的保鏢24小時保護。
2012年元旦,媒體曾經拍攝到李思德跟隨李嘉誠拜祭祖母,但由於全副武裝根本看不到具體的容貌。
而且相比其他富豪後代,李思德從小不得不學會處事低調,在22歲留學歸來前從未透露自己的身世,回到家族企業工作後依然如此,很多同事都不知道她就是李澤钜的女兒。
畢業於香港私校,曾赴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攻讀法律
中學時期,李思德就讀於被稱為“香港藍血國際學校”的漢基國際學校。
這所私校不僅報考難度極高,收費也是全港最貴之一,每年學費為18萬-29萬港幣,從幼兒園讀到到13年級的學費差不多要300萬港幣。
盡管收費很高,但非富即貴階層仍不惜重金購買提名權,送孩子進這所學校。所謂提名權,是指當學校學位有空缺的時候,優先參加學校的面試,可通過購買漢基的債券獲得,目前價格為100萬元港幣。
在人才濟濟的漢基,李思德依然脫穎而出,在校期間曾擔任校刊編輯,擅長劍術,參加了大大小小的射箭比賽。
從漢基畢業後,李思德遠赴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潘迪生法學院(The Dickson Poon School of Law)求學。
倫敦國王學院潘迪生法學院成立於1831年,是英國最古老的法學院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法學院之一。
李思德選擇在潘迪生法學院讀書,除了看重學院本身的實力,可能還與香港富豪潘迪生有關。
潘迪生曾捐款3200萬美元給倫敦國王學院法學院,並設立了獎學金(其中專門為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學生設立了獎學金名額),KCL也因此把這個法學院命名為潘迪生法學院。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誠和潘迪生還是潮汕老鄉。
在國外讀書期間,李思德依然保持着低調的處事風格,據國外的一些同學反映,她的吃穿用度完全沒有讓人感覺是富貴人家。
英國留學歸來,躋身李氏家族集團核心
從倫敦國王學院畢業後,李思德回到香港。
2017年10月,李嘉誠第一次帶着自己的孫輩出席發布會,並正式向媒體透漏了李思德真正的名字,而不是之前廣為流傳的“李燕寧”。
縱觀李思德在李氏家族中從商5年的經曆,主要有3個比較重要的人事調動安排。
2018年,90歲的李嘉誠宣布退休告別商界。這一年,李思德開始進入家族業務,出任由李嘉誠出資興建的慈山寺董事。
慈山寺由李嘉誠出資於2003年起興建,曆時十餘年竣工,最具特色是該寺有一座巨大的觀音像,在2015年4月向公眾開放。
李嘉誠曾對媒體表示,興建慈山寺一是為了弘揚佛教精神,二是為了祈福李家子孫後代平安健康,想必也寄托了對李思德深深的愛。
2018年底,李思德開始擔任李嘉誠家族私人生意兆豐地產的主要管理角色,參與家族賴以起家的本地房地產生意。
雖然與李嘉誠其他的地產公司相比,兆豐地產規模並不大,但自2000年起一直由李嘉誠和李澤钜、李澤楷父子三人出任董事,可見其卓越的地位。
2020年,李思德再次受到李嘉誠的器重,出任李嘉誠基金會的董事,李嘉誠經常用“他的第三個兒子”來形容該基金會。
此外,李思德還陸續參與其他家族生意,包括用於投資加拿大鈾礦的離岸公司董事、ExpressMotor董事等。
畢業5年後,李思德終於在今年的英國房企收購案中,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公開亮相,標誌着李氏商業帝國新一輪的權力交接正式開始。
英倫投資客寫在最後
梳理李思德的成長軌跡,我們能看到李氏家族接班人的清晰路徑——從小接受私校教育,畢業於英國名校,學成歸來進入家族企業從基層做起,最後慢慢接近權力中心。
經過5年的鍛煉,李思德首次公開亮相就是在英國房企收購案中挑大梁,既體現了這位新接班人的能力,也從側面證實李嘉誠對英國投資版圖的重視。
目前,李氏家族在商海中的地位依然穩固。如何面對複雜巨變的市場環境,守住父輩打下的江山,將成為李思德等李家第三代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