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盡管存在禁令,但中國煙民依舊推動全球煙草銷售增長,分析人士指出,當局不願打擊中央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這就是為什麼所有控煙措施效果不佳。
在廣州一家美發沙龍門口,一名男子一邊在陽傘下邊躲着大雨,一邊抽着廉價香煙。Xu是典型的中國煙民:年輕時開始吸煙男性,而且覺得戒煙無望。
Xu在16歲、初中一年級時就開始吸煙,如今每天至少要抽一包煙。他坦言:“當時覺得很有趣,現在已經上癮,沒辦法戒掉了。”
盡管全球範圍內的嚴格煙草控制政策已顯著降低吸煙率,但研究表明,中國的香煙銷量近年來有所增長。分析人士指出,這與松散的監管、不嚴的執法以及政府不願削弱這一重要收入來源有關。
經濟增長放緩與煙草依賴
近10年前,中國最高領導人提出降低吸煙率的高調倡議。然而,隨着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問題愈加嚴重。
牛津大學流行病學教授Zhengming Chen指出,“煙草是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這就是為什麼所有控煙措施效果不佳。”他補充說,中國男性是全球吸煙最嚴重的群體之一。
中國2023年生產了2.4萬億支香煙,這一數字連續五年增長,與2003年相比增加35%以上。
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全球銷售占比從2009年的不到38%升至去年的約47%。盡管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中國15歲以上人群的煙草使用率(不包括電子煙)從2000年到2025年下降約4個百分點,但降度遠慢於全球平均水平。
經濟與煙草稅
隨着房地產危機持續以及消費者需求和通縮問題的擔憂,中國增長放緩的經濟對煙草行業的依賴更加明顯。
Zhengming建議,“當經濟下行時,提高煙草稅是最好的選擇。”他指出,歐洲市場的數據顯示,將香煙價格提高三倍可以將消費量減少一半,同時使稅收翻倍。但他同時表示:“在經濟低迷時,煙草總是被視為必需品。”
盡管中國在2003年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但主要由地方政府制定和執行控煙措施,導致控煙政策零散且執行不力。
中國煙草總公司(CNTC)掌握着國家煙草專賣權,並對政府收入貢獻巨大。2023年,CNTC創收1.5萬億元人民幣,占中央政府收入的約7%。CNTC還在2019年通過香港上市的國際子公司籌集資金推動全球擴張,其股票去年上漲超過140%。
控煙難題與社會影響
盡管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實施了室內禁煙令,但全國性立法仍未實現。分析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是煙草行業的阻力過於強大。
亞洲煙草控制咨詢公司負責人兼世界衛生組織顧問Judith Mackay表示,“煙草行業的力量過於強大,它們影響了政策的推進。”
CNTC提供的多樣化產品和較低的價格使吸煙變得更加容易,而對公共場所吸煙的限制也不足。
一名40多歲的廣州金融從業者黃女士表示,她每天抽半包15元的細支香煙,幾乎沒有戒煙的動力。“我知道國外吸煙的地方很少,但在中國,這樣的限制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