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彭博社周一(1月27日)報道稱,中國宣布了促進指數投資產品發展的新措施,這是在外部經濟環境動蕩之際,中國為提振境況不佳的股市所做的最新努力。
(截圖來源:彭博社)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周日在其網站上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的目標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實現資本市場指數投資規模和比例的大幅增長。
中國證監會發布《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優化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注冊發行安排、降低指數基金投資成本等12項具體舉措。
中國證監會設定的目標是加強指數基金的資產配置功能,為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提供更便捷的渠道。
證監會還將嘗試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吸引境外資金投資人民幣計價的A股市場,並積極推動股票和債券ETF的發展。證監會還承諾降低指數基金的成本,並免除做市費。
中國證監會指出,《行動方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紮實推進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和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持續加強優質指數供給,不斷豐富指數產品體系,加快優化指數化投資生態,強化全鏈條監管和風險防範安排,着力推動資本市場指數與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
《行動方案》的主要目標是,推動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加快構建公募基金行業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協同發展、互促共進的新發展格局;強化指數基金資產配置功能,穩步提升投資者長期回報,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構建資本市場“長錢長投”生態,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
《行動方案》指出,要穩步推進指數化投資雙向開放,擴大指數產品制度型開放,完善ETF互聯互通機制,拓展ETF納入滬深港通標的範圍;同時穩慎推進ETF互掛合作和境內指數境外授權用於開發指數產品和指數衍生品,吸引外資通過指數化投資參與A股市場。
《行動方案》也進一步優化ETF注冊發行安排,包括建立股票ETF快速注冊機制,原則上自受理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注冊;對成熟寬基指數產品實施ETF及其聯接基金統籌注冊安排;持續完善ETF注冊逆周期調節機制;開展ETF前瞻性布局和差異化競爭;完善具有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ETF圖譜。
在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方面,《行動方案》要求,加強指數基金特別是ETF產品的日常監管,建立健全數據信息共享機制,督促基金管理人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和人員保障以及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等。
中國證監會指出,《行動方案》是《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中國證監會工作舉措之一。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推動系統內各單位、各部門協同發力,不斷優化具體制度安排,持續激發市場機構活力,始終強化監管和風險防範,確保《行動方案》各項舉措落實落地。
近幾個月來,由於擔心經濟長期放緩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脅提高關稅,中國股市一直面臨壓力。交易員對北京方面零敲碎打的刺激措施越來越失望,並對迄今出台的措施的效力提出質疑。
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和央行等六部門1月22日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旨在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優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提高企業年金基金市場化投資運作水平,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等。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1月2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接下來要制定促進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實施股票ETF產品的快速注冊機制,進一步便利各類中長期資金投資市場。
吳清指出,根據《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將提升實際投資比例,穩步提高中長期資金投資A股規模和比例。具體來說,公募基金方面,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商業保險資金方面,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開始,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這也就意味着將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長期資金。
另外,據《中國銀行保險報》周日報道,中國已批準520億元人民幣(約合72億美元)用於保險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