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積電(TSMC)周初剛宣布,計劃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資助亞利桑那州的5家新制造廠。但消息人士披露,這項協議未結束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台灣芯片征收100%關稅的計劃。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台灣正爆發重大安全危機,恐將淪為下一個烏克蘭。
Wired報道,台積電首席執行官魏哲家周一(3月3日)在白宮與特朗普共同分享這消息,特朗普稱在美國生產芯片是“事關經濟安全的問題”。
特朗普在談到魏哲家和台積電時告訴記者:“通過在美國實施這項協議,他就不用繳納關稅了。”
但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這項協議並未結束特朗普政府內部關於對台積電和其他台灣芯片制造商征收高達 100%關稅的討論。
(來源:Wired)
這位知情人士說,該計劃的一個版本將涉及不僅對台灣芯片本身征收進口關稅,而且還對包含這些芯片的電子設備征收進口關稅,例如蘋果iPhone。
今年1月,特朗普告訴眾議院共和黨人,“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對外國生產的計算機芯片征收關稅,以將這些必需品的生產轉移回美國”。
特朗普團隊一直在考慮的廣泛芯片關稅在過去從未實施過,而半導體供應鏈的獨特運作方式引發了人們對其作為貿易政策的有效性的嚴重質疑。提高關稅還可能增加許多國家科技公司的成本,並使一系列成品對美國人而言更加昂貴。
塔夫茨大學曆史學教授、《芯片戰爭》(Chip War)一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表示:“台積電可能會賺得少一點,設計芯片的無晶圓廠公司可能會賺得少一點,而實際銷售該芯片組裝產品的最終公司也可能會發現他們的產品利潤率受到了擠壓。”
無論關稅多高,有兩個主要原因可能導致美國對台灣芯片進口征收的關稅可能不會產生很大影響,並且可能無法像特朗普希望的那樣成功增加美國制造業。
首先,台積電芯片通常不會單獨進口到美國,因此很難直接征稅。例如,當台積電為蘋果生產iPhone芯片時,這些智能手機通常是在中國或印度的工廠組裝的。當它們最終抵達美國海關時,它們會被當作來自這兩個市場的電子設備征稅。
其次,只有當美國生產芯片的成本低於其他地方時,關稅才能迫使外國公司開始在美國生產芯片。但美國勞動力成本較高,而且該國缺乏成熟的半導體供應鏈,這意味着將制造業轉移到美國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而且這些美國工廠幾乎不能保證盈利。面對美國的關稅,對於台積電等台灣公司來說,將生產轉移到第三國以避免支付關稅可能更有意義。
但特朗普政府可以選擇將關稅擴大到所有國家,實際上使美國生產成為唯一可行的選擇。它也可以對任何含有台灣芯片的最終產品征收關稅。
馬英九對台灣前景感到擔憂,他在臉書指出,台灣人民擔心“護台神山”要被搬走了,這是重大的台灣安全危機,對台灣人民的信心、兩岸關系及未來台灣在地緣局勢的位置,都有重大負面消息。
他認為,台灣正在面臨更嚴重的危機。俄烏戰爭已3年,烏克蘭的處境有目共睹;現更傳出因談判破局,美國擬切斷對烏克蘭的所有軍援,連民進黨內部都在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會不會成為事實。
他質疑,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是否有拿出任何因應之道,還是以為把“護台神山”賣給美國,當作繳保護費,就可以高枕無憂。他強調,不要忘了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一切利益至上,“賣了一個台積電就夠了嗎?之後還要再賣什麼?還有什麼可以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