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彭博社周五(3月14日)發布獨家報道稱,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考慮大幅削減表現不及基準的基金經理的薪酬,這是中國對規模達33萬億元人民幣(4.6 萬億美元)的公募基金行業進行全面改革的一部分,旨在促進長期投資。
(截圖來源:彭博社)
要求匿名的匿名知情人士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在討論的公募基金改革草案,考慮對基金經理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薪酬將結合產品與業績比較基準情況。
知情人士透露,對低於業績比較基準10%或者負收益的產品,將削減基金經理薪酬50%。知情人士表示,此類減薪是監管機構試圖建立的長期評估機制的一部分,但目前尚不清楚該機制將在什麼時間範圍內實施。
知情人士說,根據草案,基金利潤率在高管業績考核權重將不低於50%,而公司規模和排名等其他指標的重要性將降低。他們補充說,該提案尚未最終確定,可能會發生變化。
針對上述消息,中國證監會未回應彭博社置評請求。
彭博社稱,在經濟增長放緩和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尋求吸引更多長期資本進入中國股市,因此出台了這些全面措施。中國基準滬深300指數今年已上漲約1.7%。
今年1月,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公開表示,改革公募基金行業的激勵機制,使其更符合投資者的利益,將有助於在未來三年內每年將基金的股票持有量提高10%,這暗示了改革即將到來。當地媒體界面新聞此前也報道稱,中國即將啟動公募基金行業的改革。
過去幾年,盡管中國的公募基金行業持續增長,吸引了富達國際有限公司(Fidelity International Ltd.)等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但許多產品表現不佳,損害了客戶信任,阻礙了基金募集。投資者對明星基金經理的不滿也越來越強烈,他們盡管基金在市場低迷時期遭受巨額虧損,卻依然保住了高薪。
該草案適用於全國所有基金管理人,包括與外國投資者成立的合資基金管理人。
知情人士稱,根據草案,基金經理的考核應至少有80%基於三年或更長時間的業績。他們的薪酬可能會被推遲,甚至在需要的時候被追回。其他指標,如其產品的淨值增長、盈利能力和賺錢投資者的比例,也將被添加到他們的考核指標中。
知情人士補充說,除了進一步鼓勵更多股票產品的舉措外,監管機構還計劃確保基於成熟廣泛指標的主動股票和指數基金能夠在申請後10天內完成注冊。費用較低、投資期限較長且定期分紅的股票基金將獲得更多支持。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今年1月在國新辦記者會上介紹《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時說,要系統改革行業考核評價體系,全面加強長周期業績考核周期。進一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和薪酬管理制度,着力強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防止出現重規模、輕回報的經營傾向,避免片面的追求規模,不重視投資者的回報。2025年起還將進一步降低基金銷售費率,預計每年合計可為投資者節約大概450億元人民幣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