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正押注後關稅時代的贏家——既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新興市場正押注後關稅時代的贏家——既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

文 / Becky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在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持續升級之際,東南亞新興市場正積極尋求自身的發展路徑,力圖在這場全球貿易重塑中脫穎而出。盡管面臨必須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的壓力,許多國家正通過加強區域合作和多元化戰略來減輕美國關稅帶來的影響。

在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新興市場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似乎被迫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另辟蹊徑:押注自身發展。

馬來西亞前國際貿易與工業部副部長Ong Kian Ming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必須與美國協商,爭取達成某種‘軟着陸’的安排。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與其他國家合作——這不是為了對抗美國,而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在全球貿易戰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東南亞特別容易受到衝擊。高盛已下調對亞洲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預期,指出規模較小、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將是受關稅波動影響最嚴重的群體。

該行將越南2025年的GDP增長預測下調至5.3%,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6.5%;馬來西亞的增長預期被下調至3.8%(此前為4.7%),泰國則從2.7%下調至1.5%。

東南亞國家在特朗普總統宣布“解放日”(Liberation Day)時受到的衝擊尤其嚴重。在目前針對所有國家(不包括中國)暫時降至10%的關稅結束後,這些國家將面臨高達49%的關稅。

這意味着,東南亞國家在中美之間需要進行更艱難的平衡。OCBC銀行東盟資深經濟學家Lavanya Venkateswaran表示,美國不是該地區唯一的重要夥伴,中國在很多新興亞洲經濟體的中期增長與發展戰略中也扮演着關鍵角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早些時候訪問了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強調中國是地區穩定的支柱,並呼籲“全球南方”國家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

這一呼籲似乎已經開始顯現成效。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秘書長Rebeca Grynspan在接受CNBC節目采訪時表示,區域內貿易正在增長。“從過去一年我們看到的一個有趣指標是,南南貿易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北北貿易。我認為,美國的新貿易政策將使南南貿易加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馬來西亞總理、現任東盟輪值主席Anwar Ibrahim在四月初的東盟投資峰會上也表達了類似看法,呼籲加強區域貿易與經濟一體化。

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

Venkateswaran指出,雖然不存在“簡單的解決方案”,但新興經濟體預計將嘗試多種方式,以減輕美國關稅帶來的影響。“短期內,政府需要動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為受影響的經濟部門提供逆周期支持。中期來看,當局也意識到多元化貿易與投資夥伴的重要性。”

她補充稱,“中國 1”戰略在中期內仍具有吸引力。許多出口導向型的東南亞經濟體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受益於這一戰略,因企業將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

以柬埔寨為例,世界銀行數據顯示,該國2018年貨物與服務出口占GDP的比重為55.5%;而到了2023年,這一數字已經升至66.9%。

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首席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學家Miguel Chanco也認為,從長期看,這些新興市場作為出口制造中心比中國更具吸引力。

他在接受CNBC郵件采訪時表示:“必須意識到,這些關稅並不能削弱中國以外亞洲新興市場在勞動力成本上的競爭力。這一點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仍將是跨國企業選擇落戶的重要因素。”他強調,“新的供應鏈不會一夜之間建立起來。”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