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美國>正文

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流產” Arm高層變動宣布2023年上市

文 / 維奧拉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二(2月8日),日本軟銀公司(SoftBank)發表聲明,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Nvidia)收購ARM交易“流產”,由於重大的監管挑戰阻礙了交易的完成。同時,根據英偉達和軟銀的協議,軟銀將保留英偉達此前支付的12.5億美元定金並將在第四季度計入利潤,而英偉達將保留20年的Arm許可使用權。

收購失敗

英偉達在2020年9月宣布的從日本軟銀公司手上收購英國公司Arm的全部股票,價值高達400億美元,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反響。監管機構及業內公司擔心這筆交易可能會侵犯Arm在競爭激烈的芯片領域的中立者地位。

原本這筆交易預計在18個月內完成(也即今年3月份)。如果交易完成,這將成為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最大並購。Arm在移動處理器和物聯網處理器市場都占據了90%的市場份額,是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龍頭之一。盡管英偉達保證,其收購不會改變Arm的開放和中立,將一視同仁地向所有Arm客戶服務。但作為Arm的客戶,高通、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對此存有疑慮,高通和微軟等公司也向監管部門提出了對這筆收購的擔憂。

高通CEO安蒙(Cristiano Amon)此前接受采訪稱,Arm的優勢在於它的獨立性。如果Arm被收購,其架構將不在高通的下一代芯片藍圖中,高通會制定新備用計劃進行過渡。除了客戶的疑慮,各國反壟斷部門的審查更為致命。根據各國和地區法律,英偉達收購Arm需要得到英國、中國、歐盟和美國的監管部門同意。但是截至雙方宣布交易失敗,沒有任何監管部門批準這一交易。由於Arm在行業內十分重要,英國政府甚至認為這一決定或許會損害國家安全。

許多分析家警告說,由於反競爭的監管問題和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這筆交易“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現代汽車證券公司的研究主管Greg Roh說:“全世界都在進行芯片戰爭,所以像Arm這樣關鍵的公司去美國並不十分歡迎。各國都在競爭性地努力建立自己的芯片產業,並將努力抵禦他們的芯片技術轉移到另一個國家。”

Arm公司在芯片領域十分關鍵

Arm公司的創始人Hermann Hauser告訴路透社:“關於Arm的觀點一直是它是半導體行業的‘瑞士’,非常公平地處理其500多個客戶使用權。英國、美國、歐盟和中國的監管機構並沒有忽視這一點。”

Arm公司制造指令集架構(ISA),並將其授權給許多公司,這些公司用它來制作芯片設計的藍圖。Arm在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由於能耗低,基於Arm的芯片完全適合移動設備,該公司的技術支撐着智能手機浪潮,向蘋果及其競爭對手授權了越來越強大的處理器設計。

假如英偉達與Arm合並將促進兩家公司開拓蓬勃發展的數據中心領域,該領域目前由英特爾公司及其x86架構主導。去年4月,英偉達宣布計劃為數據中心發布一款名為“Grace”的專用中央處理器(CPU)芯片,該芯片基於Arm的架構。這在當時被認為是這兩家公司將共同向數據領域發起衝擊的預兆。與此同時,英偉達制造用於高性能計算應用和遊戲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追蹤芯片領域的Bernstein Research公司的Stacy Rasgon說,英偉達並不完全依賴Arm來實現其數據中心的雄心。但他說,英偉達自己建立一個圍繞這些芯片的軟件生態系統會更難,“所以購買Arm會對此有幫助”。

Arm最終選擇再上市

隨着出售的失敗,Arm表示,它現在的目標是在2023年上市,而在2016年軟銀收購Arm時,它已經完成私有化。

周二,Arm公司也發生了高管人員變動,在Arm工作長達30年之久的Simon Segars將成為公司顧問,而此前為Arm IP產品集團(IPG)總裁的Rene Haas將成為Arm新的首席執行官。

軟銀董事長、CEO孫正義稱:“隨着Arm開始為重新進入公開市場做準備,Rene是加速Arm增長的正確領導者。”他也感謝了Simon Segars在過去30年中對Arm的領導和貢獻。

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新任命的Arm首席執行官Rene Haas說他“對再次成為上市公司的機會感到興奮”。

去年12月,Arm與英偉達曾試圖說服英國監管機構,與英偉達的交易將比IPO更有利,原因是上市將引導Arm公司專注於短期利潤,而犧牲在服務器領域的長期投資,尤其是在智能手機行業增長放緩的時候。

Arm與英偉達當時在一封聯合發布的信中說:“當Arm的客戶,如蘋果、高通和亞馬遜,享受着飛速的收入增長和利潤,以及飆升的市場估值時,Arm卻忍受着相對平緩的收入、不斷上升的成本和較低的利潤。上市可能會給一個已經30歲的公司帶來挑戰。”

總部設在上海的咨詢公司Intralink跟蹤該行業的Stewart Randall說,Arm重新上市也可能意味着重獲生機。他說:“雖然上市公司要對其股東負責,但它也有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要有創新和競爭力。在軟銀的領導下,Arm的收入增長相當緩慢。我希望上市能為他們點燃一把火。”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