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本周,卡車司機在奧克蘭港抗議,導致貿易中斷至少兩天,一些船只現在要麼轉而前往另一個港口,要麼離開港口。為了恢複生產,港口建立了“自由言論區”,周四(7月21日)晚在一封致貨運社區的公開信中描述了這一點。
自周一以來,卡車司機一直在抗議加州的零工勞動法AB5法案。該法律將工人歸為雇員,而不是獨立的承包商。被歸類為獨立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卡車司機在兩年的合法居留期間受到法律保護,但在最高法院決定不審理此案後,這種保護被取消了。
Everstream Analytics向客戶解釋說:“罷工者表示,該法案的分類要求不合理,將對約7萬名卡車司機產生負面影響,占加州港口卡車司機的三分之二。”
國際碼頭與倉庫工會(ILWU)告訴CNBC,在過去三天里,該工會有450名工人被派往碼頭,但由於卡車司機的抗議而無法工作。
ILWU當地主席Farless Dailey III說:“每天,ILWU的工人早上5點起床,開車到調度大廳,填補港口的工作崗位。但當他們到達碼頭時,卡車司機的抗議使得工人難以安全通過大門並開展工作。”
在過去的三天里,ILWU派出了450名工人,但無法進入該地區運輸貨物。Dailey III說:“他們沒被錄取就拿不到工資。”“ILWU的工人想要工作和運輸貨物,就像我們每天一樣,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日子里。我們支持AB5法案,而不是反對它。但我們不會讓我們的會員在通過卡車司機的隊伍時受到傷害,”他補充說。
在CNBC供應鏈熱度圖中,進口集裝箱等待時間和船舶停泊等待可以看出勞動力短缺的影響。

(圖源:CNBC)
Project44供應鏈洞察副總裁Josh Brazil表示:“目前,進口集裝箱在奧克蘭港停留了兩周多。”“由於缺乏聯運能力,甚至在AB5抗議之前,停留時間就超過了10天。由於對獨立卡車司機的限制,這些集裝箱現在將在港口停留更長時間,”他說。
根據MarineTraffic對擁堵情況的監測,等待進入港口停泊的集裝箱數量增加了兩倍。這種等待已經讓一些船只被迫離開了。
“我們已經看到船只離開奧克蘭。通過對比一周前和今天的船只時間表,預計到8月底的抵港量已經下降了16%,”MarineTraffic供應鏈運輸能見度主管Alex Charvalias說。Maersk Altair就是其中之一,它在海岸外等待了大約三天之後,繞過了奧克蘭,他說現在正駛向長灘。
這次關閉也影響了美國的出口。奧克蘭港是美國農業的主要出口港口,最近幾個月來,它曾因交通堵塞而被海運公司繞過。海運公司正試圖彌補他們在等待洛杉磯港或長灘港時失去的時間。
根據CNBC供應鏈熱點圖,由於集裝箱擁堵的加劇,等待在洛杉磯港卸貨的船只等待時間更長。
幾個月來,洛杉磯和長灘港口都在與日益嚴重的鐵路集裝箱擁堵作鬥爭。一個開往洛杉磯港的鐵路集裝箱的等待時間大約是7天;長灘港是9天。
東海岸船舶擁擠
將貿易從西海岸港口轉移到東海岸的趨勢仍在繼續,因此停泊的船只數量有所增加。
Charvalias說:“有36艘集裝箱船在薩凡納港外等待,總容量為311300標準箱(20英尺當量單位)。”“這比薩瓦納半個月的吞吐量還要多。”
將船只改道到鄰近的查爾斯頓港可能無法解決問題,因為那里也會出現擁堵。
“這只會造成乒乓效應,進一步擾亂本已緊張的陸地運營。積壓的工作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
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貨運
CNBC中國供應鏈熱圖顯示,本周早些時候CNBC報道的華北地區的大規模檢測,正在影響到運往青島和天津港口的卡車。
EverStream Analytics指出,天津出口最多的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半導體芯片和零部件。

(圖源:CNBC)
歐洲高溫增加了港口壓力
歐洲的極端高溫正在影響關鍵貿易水道的水位,減緩了關鍵商品的運輸。
Crane Worldwide Logistics歐洲、中東和非洲海洋產品總監Andreas Braun表示:“內陸航道受到的影響最大。這對散貨船的影響更大,但我們也看到一些集裝箱駁船運營商,尤其是萊茵河上的集裝箱駁船運營商,不得不降低其最大有效載重能力。”
Braun說,小麥、化肥、煤炭和動物食品等谷物通過散裝船只運輸。
谷物價格已經受到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影響。這種擁堵只會增加額外的壓力。
熱浪加劇了物流經理們努力解決的問題。最新的《歐洲供應鏈熱度圖》顯示了他們所面臨的挑戰。

(圖源:CNBC)
因工會罷工而受到影響的德國港口的擁擠狀況沒有好轉的跡象。由於鐵路擁擠,船只的等待時間越來越長,集裝箱堆積如山。這也造成了內陸地區試圖取回空集裝箱的混亂。擁堵使出口美國的貨物被延長了兩個半月。其中一些主要出口產品是德國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
Braun說:“等待抵達和卸貨的船只的壓力越來越大。”“內陸地區缺乏可用的空箱設備,將進一步給運回亞洲的空箱帶來壓力,這些空箱原本是要裝滿出口貨物的。擁堵正在減緩返回中國的船只。”
空箱數量的減少是物流經理們密切關注的問題。如果需求大於供給,集裝箱數量減少可能會推高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