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香港《南華早報》周一(3月10日)發布獨家報道稱,多個外交消息來源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最早可能於下個月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截圖來源:《南華早報》)
自重返白宮以來,特朗似乎一直專注於與北京方面達成協議。
消息人士稱,中美領導人均希望對方訪問本國,以此作為一項“外交勝利”。但最初的討論是圍繞特朗普訪華進行的,若兩國在談判上取得共識,最快可能在4月成行。
報道引述外交人士說法指出,特朗普希望習近平能訪問他在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兩人曾於2017年在此會晤。
然而中國希望在北京或華盛頓舉行正式會面。尤其在中國“兩會”結束後,特朗普訪華將具有更高的象征意義。
《南華早報》稱,目前,兩國官員就此行的談判進展尚不明朗,但圍繞特朗普訪華的初步對話已經展開。
一位中國消息人士稱,“由於華盛頓正在經曆劇烈變化,相比於拜登政府時期,中國的官員更難與美國的對口員進行談話”。
在特朗普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前,他曾於1月17日與習近平通話,兩位領導人針對貿易、芬太尼、TikTok、台灣和地區衝突等議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當時有多家媒體報道稱,特朗普希望在就任後100天內訪問中國。
隨後,在1月24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通話。
中國對一系列美國農產品征收高達15%的關稅於3月10日生效。上周宣布的征稅範圍廣泛,涉及從牛肉、家禽到谷物等大宗商品。除了征收關稅外,北京方面還表示將完全暫停從三家美國企業進口大豆,並暫停購買美國原木。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將中國所有出口產品的關稅提高一倍。中國采取的措施打擊了該國可以從其他國家采購的商品,保護了國內經濟免受衝擊。
中國官員已表示有信心應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緊張局勢。上周,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北京舉行的兩會間隙表示,中央政府擁有充足的財政政策工具和空間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國內外挑戰。
特朗普挑起全球貿易戰後,中國的反擊似乎經過深思熟慮,避免了事態升級,為雙方談判留下了空間。
外界普遍認為,在未來可能的美中峰會上,關稅問題將成為核心議題。
特朗普於3月4日前往國會發表演說,重申其政府將扭轉美國在貿易上的“不公平”處境。他在演講中多次點名中國,明確表示華盛頓將按計劃實施新一輪關稅政策,並誓言回擊他國對美國的貿易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