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根據美國情報機構周二(3月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國仍然是美國面臨的最大軍事和網絡威脅。報告稱,北京在提升其可能用於攻占台灣的能力方面取得“穩步但不均衡”的進展。
這份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指出,中國有能力使用常規武器打擊美國;通過網絡攻擊破壞美國基礎設施;以及針對美國的太空資產。此外,報告還稱,北京試圖在2030年前取代美國,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
俄羅斯、伊朗、朝鮮和中國都在通過有計劃的行動挑戰美國以占據優勢。報告指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為其提供了“在大規模戰爭中對抗西方武器和情報的豐富經驗”。
特朗普總統的情報部門負責人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證之前公布了這份報告。該情報機構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PLA)可能計劃利用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假新聞、模擬人物身份,並支持攻擊性網絡行動。
“解放軍正在部署先進武器,包括高超音速武器、隱形戰機、先進潛艇、更強大的太空和網絡戰能力,以及規模更大的核武庫,”美國國家情報總監Tulsi Gabbard在聽證會上表示,並將北京稱為華盛頓“最具競爭力的戰略對手”。
報告還稱,“中國幾乎可以肯定地制定了一個多層次的國家戰略,目標是在2030年前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強國。”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John Ratcliffe告訴委員會,中國在限制向美國輸送芬太尼前體化學品方面的努力“斷斷續續”,因為中國政府不願意打擊這些利潤豐厚的企業。
為懲罰北京未能阻止芬太尼化學品的出口,特朗普政府已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征20%的關稅。中國否認在美國芬太尼危機中扮演任何角色,而芬太尼是美國藥物過量死亡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已成為特朗普政府與中國官員之間的主要摩擦點。
“沒有任何東西阻止中國打擊芬太尼前體化學品,”Ratcliffe表示。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回應稱,美國長期以來誇大“中國威脅”,以此作為維持其全球軍事霸權的借口。
“中國決心成為全球和平、穩定與進步的力量,同時也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劉鵬宇表示,並補充道,“芬太尼濫用問題是美國自身需要面對和解決的。”
情報泄露事件影響聽證會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聽證會因情報泄露事件而受到幹擾。民主黨參議員對Ratcliffe和Gabbard提出質詢,涉及他們與其他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在Signal加密通訊軟件上的聊天群組,討論了高度敏感的軍事計劃,而該群組意外包含了一名美國記者。
與此同時,多名共和黨參議員將焦點放在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問題上。報告稱,大規模非法移民已對美國基礎設施造成壓力,並“使已知或疑似恐怖分子能夠進入美國”。
情報機構還指出,伊朗致力於在美國境內建立代理網絡,並針對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展開行動。
盡管伊朗仍在改進其國產導彈和無人機系統,並向“誌同道合的恐怖組織和武裝分子”提供武器,但報告認為,美國仍評估德黑蘭“沒有在制造核武器”。
報告中約三分之一的內容關注中國,稱北京計劃加大對台灣地區的軍事和經濟施壓。
“解放軍可能正在穩步但不均衡地提升其能力,以便在必要時對台灣發動進攻,並威懾或擊敗美國的軍事幹預,”報告稱。
此外,報告指出,中國的長期目標是擴大在格陵蘭島的資源開采,並將其作為在北極的“關鍵戰略立足點”。
美國副總統JD·萬斯表示,他本周將隨美國高級代表團訪問格陵蘭。特朗普曾因多次提出讓美國接管格陵蘭島的想法而激怒北約盟友丹麥和格陵蘭。他認為,這一舉措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不過,報告也指出,中國面臨“嚴峻”的國內挑戰,包括腐敗、人口結構失衡、財政和經濟困境,這可能削弱共產黨在國內的合法性。
報告稱,由於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低迷,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繼續放緩。此外,中國官員似乎已經在為與美國之間可能加劇的經濟摩擦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