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獲釋,現如今已順利抵達中國境內,周末重磅消息面引發港股震蕩。再加上華為證實部分車用芯片獲得美國許可,提振中國芯片股走揚,中芯國際與華虹半導體早盤全錄得漲幅。美國知名金融投資機構Jefferies認為,中美就孟晚舟案件達成協議,將利多芯片商後市行情,強調美國全面禁止中國芯片商的風險降低。
孟晚舟回歸使得市場高度聚焦,華為能否擺脫美國清單。工商時報引述專家所指,孟晚舟起訴雖然被推遲,但華為的詐欺案件仍在繼續進行,目前看來雙方的關系還是相當不穩定。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Adam Segal提到,這並不會有根本上的改變,拜登將會繼續制裁華為,中國也會因孟晚舟被逮捕而感到被欺負,特別是在科技技術上,雙方對峙也處於膠着的狀態,不信任依舊存在。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針對華為未來計劃與發展,他強調華為目前的策略就是活下去,由於手機部門受到美國列入清單,今年營收損失約300至400億美元。但他表明,華為將不會放棄手機業務,也不會切割出售。他說道:“手機芯片受到制裁,基本上是買不到華為5G手機了,目前我們一直靠着庫存芯片維持生產,也努力解決芯片制造的問題,但這還要靠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共同努力。”
此外,徐直軍也辟謠外界關於華為芯片制造的傳聞,並公開向支持者喊話。他表示:“現在大家看到跟華為晶片相關的消息都是假的,沒有一個是真的,我們正在努力,讓我們的手機業務在適當時候重回正軌,這是我們的目標,希望大家能等幾年,看我們能不能努力達到這個目標,讓大家能繼續買到華為的5G手機。”
但世界日報社論指出,現在孟晚舟獲釋,華為狀況解除了嗎?8月初,華為公布今年上半年營收雖達3204億元人民幣,但比2020年上半年大幅減少30%。徐直軍當時說,華為的目的是“維持生存”,已設五年發展計劃,擴大科研,目標是生存下去,而不是茁壯成長。
報道中點評,對華為的芯片禁運使2019年不可一世的華為5G由盛轉衰。華為5G的競爭王牌是靠低價,但因缺少高端芯片,5G設備被迫提高價格,競爭力大降。2021年全球最大十個經濟國家已有八個,以及幾乎全部歐盟國家,不是禁用就是限制華為5G。這種情況與2019年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美國CNBC日前報道,華為囤積的高端芯片預計2022年將用盡,屆時華為將陷入更大困難,可能無法履行現有的5G合約。
“十年後,美中誰的科技將領先?中國最大通信設備商華為正好是中國的縮影,它過去三年發展,正反映中國科技發展的軌跡和前景。中國努力宣傳孟晚舟獲釋是重大勝利,對國內14億人避口不提自己同時釋放兩名被判間諜罪的加拿大人,淡化政治妥協和交換色彩。”報道繼續寫道。
而Edison Lee等Jefferies分析師在報告中提到,目前中美形勢有利於中芯國際與其他中國芯片設備制造商。同時,其他可能受益的半導體股,包括ACM Research和中微公司。但他們也強調,美國不太可能松懈對華為的清單,特別是防止華為獲取生產5G設備所需芯片的禁令,這對華為的競爭對手中興通訊而言,應該將會形成利多的格局。
截至截稿前香港時間12時,中芯國際(HK0981)港股股價走揚1.82%,但近一個月仍累跌7.84%;華虹半導體(HK1347)回吐漲幅但仍上漲0.12%,近一個月累跌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