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多資產交易平台eToro日前在台灣市場打響名聲,憑借着在社交媒體Youtube一句簡單洗腦的廣告詞開頭“史蒂夫和戴夫”,刺激台灣知名論壇PTT掀起對這家總部位於以色列的交易所利弊論戰。
根據PTT所援引分析,eToro投資者在該交易所實際購買的標的物是CFD,也就是Contract For Difference的縮寫,簡單而言就是差價合約的意思。而CFD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由買房和買房所簽訂的一項合約,通常買方是個人(投資人),而賣方則為經紀人。
根據合約若標的物價格上漲而產生“正差價”,就由賣方付給買方錢。相反的,如果標的物下跌而產生“負差價”,就由買方付給賣方錢。也就是說,雙方在合約到期時,會以CFD標的物開盤價和收盤價之間的差價進行交易,而投資者可以在合約中獲利或虧損。
以最簡單的說法來說,CFD相似於是投資者在與其他投資者相互押注,押注某股票可能會上漲或下跌,押注正確邊的人就可以獲利,押注錯邊的人則是出現虧損。這也就意味着,通過eToro購買的CFD不是實際資產,實際上是購買對標的物初始價格和最終價格之間的“差價合約”。
在進行CFD交易時,投資者通常是以保證金進行交易,意味着投資者僅需要運用小資金就可購買昂貴標的物的CFD,達到所謂“杠杆”的效果,而CFD所產生的杠杆效果,在市場上任何一個很小的波動,都可能對投資者造成重大的負面或正面影響,可能一天虧損1000萬元,也可能一夜致富。
台灣網民在PTT上統整出使用eToro的利弊掀起論戰,在優點部分提到的是:
一、可以小額度入金投資
二、投資免股息稅的非美國交易所
三、CFD放空不會因為保證金不足以外的因素強制回補
(來源:台灣PTT論壇)
在缺點方面則是:
一、CFD風險控制帶來的獲利限制
二、交易系統不穩定
三、操作與股票買賣不同
(來源:台灣PTT論壇)
台媒“鏈新聞”指出,eToro中文名為e投睿,在台灣市場流行已久,它的“史蒂夫和戴夫”廣告深植人心。“台灣金管會”於7月14日發出新聞稿“呼籲”投資者,不要使用如eToro 等境外證券期貨業者平台,因其在台灣非注冊券商不得在台營業。
但是,“台灣金管會”也不是第一次提出警告,顯示出其實際管制能力有限。台灣知名的Podcast《股癌》就曾直言,“台灣金管會”只是為缺乏競爭的境內券商喊喊聲。
不單單是eToro,還有像是Robinhood、E-TRADE等券商平台,都提供使用方便的應用程序,使得許多首次投資族群(首投族)可以輕松投入全球股票、ETF,甚至是小眾的加密貨幣市場。今年的股市濫漲現象,更在全球範圍吸引到大量的用戶。但報道也同時強調,這些提供差價合約CFD的平台,用戶其實不實際擁有股票或期貨等標的,而僅是通過價格變動反應盈虧。
【廣告】掃碼加入“高勝率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