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曝光蘋果新機動向,釋出蘋果已要求富士康將iPhone 14生產供應鏈,切換到iPhone 14 Pro 機型的消息,如消息確實成真,相當於將第四季的iPhone 14 Pro出貨預估提升近10%。富士康對此也罕見表態,做出最新回應。
富士康回應稱:“不評論單一客戶和產品。”
盡管並未做出更多表態,但也顯示出這項消息對市場的影響力。據產業界人士表示,目前確有嗅到此風向,但要拍板定案,現還為時尚早,可能要到10月之後,一切才會趨於明朗。
郭明錤再釋出最新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因iPhone 14 Pro系列的需求強勁,蘋果已要求富士康將iPhone 14的產線轉為iPhone 14 Pro系列,這將有助於優化蘋果今年第四季的產品組合,以及iPhone平均銷售單價(ASP)。依照產線轉換率,等同於蘋果增加iPhone 14 Pro系列在今年第四季的出貨預估約10%。
(來源:推特)
除點名富士康是最大受益者外,郭明錤也大膽預言,目前僅有少數零組件供應商如三星,訂單已反映富士康的產線轉換,不過在未來數周內,大部分的供應商應該也會收到蘋果iPhone 14 Pro系列加單的要求。
市場消息指出,富士康是iPhone 14系列主要組裝代工夥伴,占iPhone 14系列整體代工比重的60至70%,同時也是高階版iPhone 14 Pro系列的主要組裝代工廠商,若iPhone 14的生產線切換到iPhone 14 Pro機型的消息屬實,富士康勢必是最大受益者,有望跟上蘋果的腳步,共享產品組合及ASP優化的成果。
(來源:彭博社)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蘋果在2022年被視為消費電子市場的救世主,但探針卡業者示警,蘋果向來一口價談定供應商利潤的模式並沒有改變,甚至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等台系大廠似乎有樣學樣。
熟悉封測供應鏈業者坦言,IC芯片大廠有意開發更多新案,不過2023年市況目前來看相對詭譎。這主要是訂單量能縮水目前是現在進行式,半導體龍頭包括台積電、聯發科等持續強化委外供應鏈的成本管控,在晶圓制造段的先進制程有不可取代性的現實下,後段業者勢必面臨更嚴重的價格壓力。
向來是一個關鍵次產業的測試介面領域,包括晶圓測試探針卡(Probe Card)、IC成品測試基座(Socket)等,2023年將是考驗核心技術競爭力的一年,特別是在如蘋果體系維持拚裝車的探針卡,或是Socket采購策略,願意犧牲一點利潤換取蘋果大單的業者也不在少數。不過,這長線是否對於產業是健康發展?各界已經有多空不一的看法。
熟悉測試探針卡業者透露,的確,部分品項的探針卡交期仍長,主系探針卡上所需的特殊規格RF Switch小芯片供應仍吃緊,這部分因並非消費型產品,與近期系統廠、IC通路商所談的高庫存問題並不相幹,特殊規格小IC缺料仍影響部分探針卡供需。
另一方面,全球芯片大廠無不將高效運算芯片(HPC)列為優先發展選項,包括CPU/GPU/FPGA/ASIC等,這個領域因使用先進制程,甚至是晶圓廠的先進封裝技術,複雜程度提升,帶動高階、高客制化測試介面需求,這對於技術領先的台廠來說,構築了有利的競爭門檻。
但測試介面業者直言,以總量能角度來看,手機芯片如應用處理器(AP)的量能規模仍是主流中的主流,手機芯片估計要到2023年第二季方有機會回穩,其餘與手機有關的RF芯片、電源管理芯片(PMIC)等測試介面需求,連帶都受到安卓陣營庫存去化影響而相對不振,記憶體領域,大宗應用於3C相關消費電子領域,近期記憶體相關的探針卡需求也沒有太好的消息,記憶體一線原廠主要采用美系、日系業者探針卡。 而值得注意的是,蘋果這幾年來的AP用晶圓測試介面采取拚裝車模式,如PCB板尋求美系測試設備大廠泰瑞達(Teradyne)操刀,由泰瑞達設計再委托外部板廠生產,探針頭(probe head)尋求歐美大廠奧援,由台積完成探針卡組裝進行晶圓測試。
近期半導體業界也傳出,測試介面業者希望能夠多元合作組隊,共同來面對大客戶如台積電或是蘋果需求,而不是蘋果體系頻頻施壓掌握少數供應商,並試圖在供應鏈控管更掌握成本。